清朝英语教科书曝光 150年前中国人是这样学英语的
这样一位祖先的英语书,从外观和内容就可以推断出它应该属于清代。专家认为,如果是一本善本,那么这本书就具有科研价值
老祖宗的英语书是英语读的,画了12个小格子。 每个格子都是一个英语句子。 使用汉字代替拼音符号。
不是乱码而是“音标”
明天我会给你答案,与我的朋友有关
托马斯六号、嗡一、吉甫、游、嗡五室韦、土、杜、惠甫、麦一、乌轮陀
“多马六、嗡一、吉甫、游、嗡五室韦”、“土、杜、惠甫、麦一、吾轮陀”……这些不合逻辑的词语叠加在一起,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我以为是乱码,但在清末没有复读机的时候,英语发音就靠这些“乱码”了。
昨天,成都市民姚先生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印有“咸丰十年”字样的英语教材。 ”。据川西文献修复中心专家介绍,从这本书的印刷、字体和内容可以推断,这英语书应该是真迹,属于晚清时期。有近代历史研究专家表示,这一现象从汉语拼音学英语的做法在现代非常普遍。
汉字标明发音,清朝人学会英语“自定”
七八年前,成都市民姚先生从重庆二手书市场买了一堆旧书,其中一本没有封面的繁体书引起了他的兴趣。 “繁体字下面有英语字母。” 姚先生告诉记者,这本书有40到50页,是从左到右翻的。 前几页有“咸丰十年”(1860年)字样。
翻开《英文注释目录》后,标有“地理门”、“俊臣门”、“师友门”、“宫署门”、“武进门”等类别。 书中画了12个小格子,每个格子是一个英语,上面是汉语句型,中间是英语句型,下面是汉语注音,这些注音符号都被汉语代替了人物。
一些用汉字标注的英语发音现在看来很可笑。 例如,“Reduce half of yourprice”翻译为“你的价格的一半”,而英国标准则用汉字标注“雷斯、猛、哈夫、哑、你、普尤斯”。 姚先生说,按照这个发音,外国人一定听不懂。
教材开头还有一段“说明”:“汉字是从右到左读,英文是从左到右读”……而且作者还在开头提醒了学习技巧本章的“只有学生自己才能弄清楚”。
发音很奇怪。 所标注汉字应为清末“国语”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彭先生看到这些书的照片后表示中国人学英语,这些书应该是清朝末年的,但具体时间无法确定。 川西文献修复中心的专家也表示,根据该书的照片,从外观和内容可以推断中国人学英语,这本书应该属于清代。 但由于没有接触纸质和实物,目前还无法判断该书是稀有本还是后来的本。 。 “清朝时期翻译了很多外国书籍。” 据专家介绍,善本刻版较早,流通量较少。 如果是善本,那么这本书就有科研价值。
按照这些汉字标注的发音来读这些英语短句,发音显得很奇怪。 那么,这种汉语拼音怎么读呢?
精通语言学的四川大学教授雷汉清认为,这种汉字注音主要出现在非正式的教材中,老师会在声调上进行指导中国人学英语,而教材中的汉字主要是为了初学者。 “晚清也有自己的‘雅言’和‘国音’(相当于普通话)。” 雷汉清推断,由于定都北京,当时的标准方言应该接近北京话的发音。 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出,发音差异并没有那么大。 也就是说,如果你旅行到150多年前,你仍然可以了解当地人。
上/知识/知识
清朝人骂英语是胡说八道
外国人:发音不好
事实上,以汉字作为英语注音的学习方法早已存在,并在近代大量存在。
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孙广平博士在一篇关于晚清英语教材发展的文章中介绍。 当时的英语教材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主要是1807年到1840年,在中国的通商口岸,一些中文编写的学习教材比较流行,主要是洋泾浜英语教材,满足了中国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这些教材对英语均采用汉语拼音,方便国人学习。
中英贸易之初,需要依靠会说粤语的葡萄牙人或会说葡萄牙语的中国人作为中介进行交流。 当时广州流行一本叫《胡说八道》的小册子,里面用“男人”代替“男人”。 “人”的发音,今天被记为“土地”。 美国传教士韦三味评论说,这些小册子上标注的英语“发音很差”。
1840年至1895年清朝英语教科书曝光 150年前中国人是这样学英语的,英语教学得到发展。 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西式学派。 在美国人编写的英语教科书中,开始使用音标来标记英语字母的发音。 第三阶段是1895年抗日战争失败后,引进了一些原版英语教材。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人学英语,康熙年间,《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开始重点培养精通俄语和拉丁语的人才。 雍正年间,《华夷易语》又问世。 外文词条均以中文注音。
成都商报记者 欢小怀
图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ydy/9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