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平:航天员、中国大妈……这些“英语”是什么意思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电 问:姚小平:航天员、中国大妈……这些“英语”包含什么?
作者曹子云
“taikonaut”由汉语“太空”的拼音音译和代表宇航员的英语后缀组成。 1998年,马来西亚华人赵立玉认为中国宇航员应该有自己的词汇,并在论坛上首次创造了这个词。 今年6月,欧洲航天局在发给中国神舟十二号的“贺电”中也使用了它,让“中西结合”这个词再次成为热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 东西方语言在文化交融中相互学习,通过音译或意译相互使用彼此的词语和概念。 这是语言学中的外来词(loanword)。 “taikonaut”是典型的汉语外来词。 借词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东西方交流? 东西方的互学互鉴如何影响现代语言? 未来中国人将如何走向世界?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姚小平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方》栏目专访,从语言学角度阐述上述问题。
资料图: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聂海生、刘伯明、唐洪波三位航天员。徐布摄
为什么说汉语是孤立的语言?
通常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 “地中海文明周围的语言,包括阿拉伯语,都属于屈折语的范畴,但汉语是一种孤立的语言。” 姚小平指出,孤立语最大的特点是每个音节都可能是一个独立的词。 单词一般都是有含义的,然后可以通过声调来识别含义,这是西方所没有的。
这种特殊性还体现在一个语言学难题上:从起源上讲,汉语是单音节语言还是多音节语言? 汉语中绝大部分的单个汉字都能独立表达意思,但少数连续词,如“蟋蟀”、“汉萏”等,可能是外来的,也可能是中国本土的中国古代。 的。 中国人历来有分音节的习惯,逐渐赋予无意义的词以意义。
姚小平举了个例子:“比如‘琵琶’是一个离不开的词,但宋代有人说‘琵琶长琶音短’,这与西方的多音节语言不同。 英语单词‘water’(水)不能分开,也分不清‘wa’和‘ter’的意思。”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检查习惯,显示出中西语言最大的不同。
姚小平说,不同民族的语言各有所长。 研究一个国家的语言,首先要站在客观的角度,立足于科学的语言观; 只有语言能够不断完善,各国语言才能共同繁荣。
资料图:2020年12月姚小平:航天员、中国大妈……这些“英语”是什么意思,广东省博物馆共展出外销书画、绢布、手绘丝绸、家居用品、服饰配饰等展品211件。 黄素哲 摄
为什么一些源自汉语的外来词继续使用,而另一些则消失了?
公元880年前后,英语中出现了“丝绸”一词,被认为是英语中最早出现的汉字。 但姚小平认为,古希腊有“seres”,是丝绸的意思,当时贵族穿丝绸很时髦。 据推测,这个词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在西方,经过古希腊和古罗马,从拉丁语进入英语。
姚小平指出,研究外来词,更应该注意的不是词的高低,而是中西概念的互学互鉴和建构。 中国的很多制度和概念都被西方借用了,但从借用的词语上看不出来,因为西方把概念化当成了自己的词汇。 “比如用中文谐音学英语,当时西方传教士非常推崇的科举制度,认为这是一种相对平等、公平的教育选拔制度。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中国字典中,就有‘进士’这样的词。 ’、‘举人’和‘秀才’。甚至直接音译。” 姚小平说,“但后来他们逐渐用三元制来对应自己文化中的博士、硕士、学士,音译只是暂时的借用。”
资料图:游客参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杨博 摄
语言学也有一个“买方市场”。 什么是借词“借”?
19世纪,西方科学术语和概念大规模传入中国。 有许多外来词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姚小平说,与日语是借来的语言不同,汉语倾向于借用概念,然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文字。 比如“水泥(英语cement的音译)”这样的词,在方言词典中仍然存在,只是逐渐被“水泥”所取代。
另一方面,中国的表达方式也影响了西方。 旧上海租界的“洋泾浜英语”(pidgin English),指的是洋泾浜地区“逐字逐句”的汉译英语。 口语),以独特的方式整合。 姚小平举了个例子:“long time no see,‘long time no see’,现在在英语里用的很自然,字典里也收录了。”
早期的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将日常生活词汇带到了海外。 姚小平说用中文谐音学英语,随着中国餐馆的出现,“西方人吃中国菜的多了,因为没有西方词来指代菜品,所以他们用中国人的名字来称呼它们,连炒菜的锅都叫‘炒锅’( pot 的音译),他们借了很多。”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媒体和西方人使用的汉语外来词类别不再只是生活词汇。 为了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概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铁饭碗(Bowl)”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在英语中成为固定搭配。
姚小平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称为语言学上的“加强买方市场”——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概念已经传播到西方。 “做生意或与中国人交流的人选择借用中国人这个词意味着这种信息传播的对象是下意识地选择的,即阅读这些文章并听取这些人的人是'我们圈子'中的人……现在这样的圈子越来越大了。
汉语拼音也是现代汉源外来词数量增加的推动力。 例如美国《华尔街日报》出现的“Chinese Dama(中国阿姨)”,英国广播公司(BBC)特别节目中的“Tuhao(土豪)”等等,都是外来词都是通过拼音直接音译的。
姚小平指出,任何语言文字都有缺陷,就会有借词和借词。 借用西方拼音拼音,是因为汉语没有清晰的拼音工具。 也就是说,拼音是中国人在中西交流中的一个帮手。 这种交流方式的演变是所有语言的共同特征之一。
资料图:2017《阿姨你好》全国广场舞总决赛落下帷幕。陈春光摄
按照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人应该如何走向世界?
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汉语注音系统。 如《百家姓氏》第一个“赵”,在中国大陆拼写为“赵”,在台湾注音拼写为“赵”,在香港拼写为“Chiu”用中文谐音学英语,在新加坡拼写为“Chow”,中文习惯拼写在澳门和马来西亚。 法律也不一样。
“语言应该允许差异。如果语言使用基数特别大,比如中文超过十亿,就会有大量的差异。” 姚小平说,从生物学上讲,一个物种的变异越多,它的变异就越多。 越是自我提升,生存的概率就越高。
英国人曾认为伦敦口音是唯一的标准发音,“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英语”等词曾是贬义词,但现在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英语不再是世界英语用中文谐音学英语,而是世界英语. 单复数的区别体现出大量的变体,有利于英语传播,所以现在我们欢迎“英语”的存在,也会吸收后者的影响。 中文是一样的。
姚小平说,语言的消亡和兴起是自然的。 现在中文的圈子越来越大,但要成为世界语言可能还需要时间。
同样,语言和词汇的借用也是有规律的。 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科学经典被翻译到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西方语言一般不会直接借词,而是创造自己的词来表达中国概念。 .
姚小平强调,语言沟通背后的概念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交流,中西方科技的共同进步和文化的相互理解,比语言中的借词要重要得多。 (超过)
受访者简介:
姚小平,祖籍浙江乍浦,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到黑龙江嫩江县务农; 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198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语言学硕士学位。 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j/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