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精致化的大学英语应该是什么样子
作者:蔡继刚,复旦大学教授、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编者注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需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专业外语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说,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的产物,是基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国际舞台的需要,那么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拓展和深化对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人才的认识需要在新型国际关系和中国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重新思考。 新形势下,专业高层次外语人才培训机构应如何推动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以满足人民和社会的双重需求。 我们邀请专家、老师、学生一起讨论。
大学校园英语角。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郭伟/光明影业摄
在“双一流”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大学生从事外语教育的愿望。进行外语专业学习和研究,并在国际上交流其创新思想和科研成果。 需求与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教学定位之间的矛盾,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高校外语教育必须毫不犹豫地从目前同质化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转向专门化、精细化的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即满足特殊需要的语言教学)。 华老师努力培养各学科、各行业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
1 新时代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仍需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公布了《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涵盖92个本科专业。 外语界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也在其中。 它们是指导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英语教育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具体来说,外语教育要适应国家科技、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即培养大学生运用外语吸收和交流各自学科领域前沿信息的能力,提高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外语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在航空、海事、海关、贸易、医院等系统,大学毕业生都需要能够直接用英语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国际交流和服务。
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我国整整一代本土培养的科技工程人员无法不能熟练地用外语吸收各自领域的国际前沿信息,也不能在国际期刊或国际会议上用外语进行有效交流。 原因之一是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定位不能够解决这一矛盾:40年来,无论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还是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学英语英语,始终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英语水平为目标。以熟练程度为主要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专业大学八级等国家统一考试要求引导他们向英语母语人士的语言水平靠拢。
2 培养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至关重要
任何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都是通过语言构建和交流的。 语言的构建和交流方式(例如话语结构、修辞手段和句法形式)因学科和行业而异。 例如,人文学科的理论是通过知识协商,即引用经典来建立的,而自然科学的发现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的。 在英语学术写作中,前者文献引用的频率高于后者,且前者句法结构的复杂程度也高于后者。 因此,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只有掌握了本学科和行业内的外语的各种体裁、修辞手段和句法结构,才能真正融入国际学科或行业共同体,有效吸收和交流学科或行业。信息。
无论是“双一流”还是“一带一路”建设,入职要求都是国际沟通能力。 国际化水平不仅指科技成果本身,还指科技成果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科技人才是否具有国际话语权。 在英语成为世界科技、经济通用语言的今天(自然科学期刊95%的文章、人文社会期刊90%的文章都是用英语发表的),培养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用英语学习和工作对于实现国家走出去战略至关重要。 至关重要的。 为了使用国际学科和行业界认可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传统进行交流,专门的英语学习和培训是必要的。
3 当代大学生渴望在国际交流中加强专业学习和研究
借助互联网,当代大学生可以快速获取国际前沿学科信息; 借助大学重点实验室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在大量优秀科学家的帮助下,可以参与课题组项目。 他们有数据、想法、发现和创新。 他们学习外语不再是为了通过某种水平考试(这个要求是不自然的、人为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上用外语交流科技。 成绩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第一愿望。
因此,在“双一流”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专业化、精致化的大学英语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国高校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大学生外语教育的愿望。从事外语专业学习和研究,并在国际上交流创新思想和科研成果。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需求与我国当前高校外语教育的教学定位之间的矛盾,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高校外语教育必须毫不犹豫地从目前同质化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转向专门化、精细化的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即满足特殊需要的语言教学)。 华老师努力培养各学科、各行业大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
四、高校外语教育需要深刻改革
首先,我们必须抛弃那种认为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或培养大批翻译人才就可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科技、经济、贸易和政治的需要的传统观念。 培养翻译家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口号。 我们现在要的是培养大批能直接英语学习和工作的专门人才,而不是随身携带翻译的科技、经济、外交人员。
其次,要摆脱要求所有大学生都精通听、说、读、写、译才能全面发展能力的传统思维。 完成近10年的中小学基础英语后,大学生不再需要继续学习“全”英语,而只需要学习自己需要的英语(如航空英语、医学英语等),即就是,告诉我你需要英语做什么。 ,老师可以帮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教您所需的英语。
第三学英语英语,必须改变英语专业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是“高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的狭隘英语教育属性。 原因很简单。 如果英语教学只属于人文教育,就无法从学科体系上为外语教学提供基础,培养理、工、农、医、经贸等专业的大学生从事专业学习和工作。用英语工作。
第四,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资源必须从英语专业向公共英语转移。 英语专业应与公共英语合作,着力培养特定目的英语师资或直接培养特定学科、行业领域大学生的交际能力。 除了中小学之外,中国的高校每年并不需要数十万毕业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或教学。
第五,必须尽快恢复“特殊用途外语”的学科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学英语英语,教育部外语目录就有其二级学科地位, 1997年调整)。 我国以学科发展为驱动的大学,只有拥有学科地位,才能吸引大批敢于投身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有项目和资金投入的外语教师,才能拥有教师地位。 、研究和职称。
我国已经从本土化社会转变为国际化社会。 未来几十年学英语英语,我国将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引领作用。 这就要求我国的外语教育要为这一大变革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准备,即培养大批能直接用英语开展工作的各类专门人才。 为此,我国外语教育必须发生深刻变革。
《光明日报》(2018年5月26日第7版)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ydy/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