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擦亮中外合作办学“金名片”
通讯员:桂学臣、付晓歌
招生人数增至80人,增设城市设计实训方向……近日,在武汉大学与邓迪大学的共同努力下,武汉大学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下简称:汉英建筑班)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自2013年获得教育部批准以来,建筑学中英文班已稳步前进十一年。武汉大学建筑学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合作办学项目品牌熠熠生辉。
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作为武汉大学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中英建筑班开办以来,在学校国际交流部、本科生院等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与邓迪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一直保持密切的师生互动。双方每年轮流举办国际建筑设计工作坊,促进师生跨区域交流,激发创新思维。同时,两校教学委员会每月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学进展和学生培养,深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双方交往日益密切。 2023年夏天,城市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于亮与建筑系刘伟、李坤教授带领学生赴英国参加国际工作坊并访问邓迪大学。 2023年11月,邓迪大学副校长Wendy Alexander一行来到武汉大学参加线下理事会。 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之际,英国邓迪大学校长伊恩·吉莱斯皮 (Iain Gillespie) 莅临城市设计学院,考察十年来建筑学中英文班建设成果。 2024年9月,伊恩·吉莱斯皮校长来到武汉大学出席中英建筑班开班仪式一对一外教平台有哪些,并会见张平文校长。两位校长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建筑学中英文班规模、探索新的合作方向的想法。
伊恩·吉莱斯皮访问学校
伊恩·吉莱斯皮 (Iain Gillespie) 出席2024年中英建筑学班开班仪式
为进一步推动这些发展规划的落实,2024年10月,城市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文军带领副院长吴静、吴文杰,本科生办主任陶一婷、副院长建筑系桂学臣研究员到英国邓迪大学考察。在与 Iain Gillespie 的管理团队会面时,Iain Gillespie 讲述了“桥梁”和“领带”的故事。 80多岁的工作人员穆里尔邓肯亲自为张文军系了纪念领带。 “在‘桥梁与纽带’的故事中,我们汲取了新的灵感和力量,将携手并进,将武汉大学与邓迪大学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向新的高度。也欢迎张主席来到武汉,亲眼见证中国建设规划领域的变化!”张文军与伊恩·吉莱斯皮握手并规划未来发展。
此次访问期间,代表团参观了邓迪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与该校五年级学生座谈,并与艺术与设计学院相关领导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就建筑学中英文班培训计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为项目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品牌项目的高水平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文军一行赴邓迪大学考察
项目规模持续扩大
十一年来,学校不断提升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建筑人才。已招收12个班,毕业7个班,培养学生176人。
2024年4月,张平文校长带队来学院考察时,对建筑学中英文班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要求,“要继续在中外合作办学上下功夫,打造中英合作建筑学双学位项目品牌”。
张平文调研城市设计学院
经过与本科生院、国际交流部等职能部门的多次深入研究,今年建筑学中英文班首次扩容至50名学生。招生季,学院约50名教师奔赴全国各地,大力宣传建筑学中英文班11年来取得的成绩,成功招生51名学生,圆满完成招生任务。
城市设计学院招生团队赴各地招生
2024年11月,建筑学中英文班实现跨越式发展。理事会会议上一对一外教平台有哪些,两校一致同意将建筑学中英文班招生规模增至80人,并增设城市设计专业培养方向,将于2025年正式启动。
张平文曾指出,“国际教育必须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增设的城市设计培养方向将以“将多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建筑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城市设计技术、研究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人才为目标围绕“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依托建筑、规划设计产业,服务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开发、保护与利用、优美人居环境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方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城乡学生,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建筑、自然资源领域的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理事会还提出,今后两校将增加教师互访,特别是派遣中国教师赴英国培训,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与交流,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人才素质。训练。
2024年11月,学院赴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展览会,推介建筑学中英文班特色及学校11年来取得的成绩。展位吸引了众多高中生、学生家长、留学机构驻足询问。学院还积极准备招生宣传片和招生宣讲会,挖掘项目内涵,增强项目吸引力,擦亮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金名片”。
城市设计学院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展
张文军介绍,除了建筑学中英文班外,学校还积极探索和拓展城乡规划学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对一外教平台有哪些,已与英国卡迪夫大学、伦敦伦敦大学学院等开展了初步交流关于“3+1+1”本科、硕士培养模式。 。
目前,国际化教育已成为城市设计学院的核心发展特色之一。学校将不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品牌效应,拓展更多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深化与知名大学的交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人才,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院的国际化发展。
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校内校外协同、线上线下融合、嵌入国际设计工作坊、小班教学、1/3外教英语授课……十一年来,80%的毕业生建筑学中、英文班均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
小班教学模式
国际设计工作坊
建筑学汉英班开设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学》、《建筑表达与传播》等特色课程。该项目英方负责人Penny Lewis介绍,建筑学中英班有专门设置的课程体系,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设计、建筑和城市规划。
项目中方负责人李坤表示【珞珈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擦亮中外合作办学“金名片”,建筑学汉英班是一门独特而迷人的专业,不仅让大家在武汉大学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更带领学生走上广阔的国际舞台。
“建筑学中英双语课程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让我能够深入探索自己独特的设计灵感。”已考入北大的2020级学生杜雨生说。就读于天津大学的安然也有同感,“在建筑学独特的中英双语教学模式下,我不仅巩固了自己的专业基础,还提高了自己的多维素养。我特别珍惜在这里学习的宝贵机会。”武汉大学2019级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周育新说:“在这里一对一外教平台有哪些,我体验到了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学到前沿的设计和知识。”国内外研究”。
城市设计学院在扩大建筑学中英文班规模、增设新方向的同时,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聘用部分建筑人才,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完善软硬件设施,为建筑学服务。时间教授,推动行业导师走进课堂。中英文班配备高水平师资;校园环境不断改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配备优质教学设备和专业课桌椅,设计学生名牌……学生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2024级建筑班汉英课堂
李志刚表示,“十一年来,建筑学中英文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规模不断扩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建筑学汉英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继续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取得新成果。”更大的成果。”
张文军指出,“城市设计学院计划聘请更多高水平教师,加强中外教师交流与培训,增加课堂行业导师数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培养更多的建筑学国际化人才,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开启学校国际化教育新篇章。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peixun/2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