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如何解决英语教师参加学术讲座培训听不懂的问题?
■ 摘要:一些教师在听学术讲座时存在“听不懂”的问题。 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教师在参加学术讲座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提出教师听课时要反思学习过程、现有经验、实践转化英语培训中,并提出自我指导应对措施。 对策与建议。
■ 关键词:专项训练; 成人学习; 实践反思
引用: 王建平. 2022. 突破“卡点”反思三个连接——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学术讲座培训如何实现自我引导的思考[J]. 英语学习,(8):56—59
当老师听学术讲座时
遇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利用在线问卷调查了英语教师在参加学术讲座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调查问题包括听课时是否存在理解问题、具体问题是什么、是否会结合听课内容进行教学实践等。
调查结果显示,85.19%的教师认为参加英语教育教学的学术讲座很重要,12.96%的教师更倾向于参加实践培训活动; 在回答“听学术讲座时经常出现理解或理解上的困难”这一问题时,8.33%的教师认为没有困难,70.36%的教师认为偶尔有困难,21.3%的教师经常有困难。 听完讲座后,他们总是将学术讲座中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实习的教师占60.19%,偶尔实习的教师占38.89%。
在教师听专题讲座时会遇到哪些问题的调查中,教师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不知道如何将讲座中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理解一些专业术语、专业术语等。新概念及其他方面(见图1)。
教师普遍认为学习学术知识和理论对于提高专业素质非常重要。 然而,教师在听学术性很强的讲座时,在理解和实践上会遇到一些困难。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们在欣慰教师参加专题讲座的重要性意识较高、参与活动积极性较高的同时英语培训中,也需要关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高消耗、低效率”现象。老师们听课。
如何提高教师对学术讲座的理解,如何鼓励教师将讲座内容有效转化为教学实践,如何为教师清除“卡点”并提供战略指导,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的。
从“不理解”的角度实现自我突破
有的老师在听专题报告时感觉很累,特别是当专家提出一些专业术语时,感觉听不懂、跟不上。 事实上,当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等问题时,意味着教师存在学习困难,意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与环境或认知结构内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存在不一致、不相容的情况。 困难就是问题。 从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教师发现教育教学问题,还是理解教育政策的难点,都是教师学习的起点。
这也是实现职业成长的突破口。
调查结果显示,84.06%的教师认为参加学术讲座培训可以提高教学问题意识,52.17%的教师认为学术讲座有助于深入理解或理解某一理论。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教学研究形式。 正如老师在调查中所说:“当我遇到一些不懂的术语时,我会立即上网搜索帮助自己理解。” 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去探索是快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不理解的内容问题化、专业化、主题化,并在学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者。 教学知识的积极发现者和建设者,通过自我指导实现专业发展。
反思并解决三种关系中的“不理解”问题
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培养的能力。 因为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总结经验、不断反思的实践过程。
教师以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为反思对象,审视和分析自己以及自己的决定、行为和由此产生的结果。 这个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的反思。 性学习。 教师在听学术讲座时要主动反思、进行反思性学习,提高听学术讲座的效果。
发现内容的内在联系,
反思学习过程
反思性学习是指运用反思性思维来反思学习过程。 由于立场和视角有限,教师在听学术讲座时对一些学术内容的理解往往受到限制。 当然,没有必要理解一些讲座中的所有个别单词,尤其是与核心主题关系不密切的内容。
教师听课时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抓住听课中的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的解决,明确听课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其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线。 教师要聚焦海量信息中的核心概念,将讲课中的核心信息整合到核心概念层面的概念框架下,发现它们各自的内在联系,总结所听到的内容,进而理解所听到的内容。
因此,教师参加专题讲座培训时,不能只是“听”。 他们可以用“做笔记”和“总结”的方法来处理讲座内容,梳理总体框架,对重点内容进行注释和解释,总结所听到的内容和所学的内容。 讲座内容有条理地呈现,促进所听内容的理解、内化和联系,完成学术讲座整体意义的构建,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张金秀教授的专题讲座《小学英语全书阅读的概念与策略》中,他全面介绍了全书阅读的背景和概念,以及全书阅读的概念和具体内容。进行全书阅读时应遵循的实施策略。 中,还出现了绘本阅读、章节书、整本书等不同的概念。 教师可以在讲座中围绕“全书阅读”的核心概念梳理整体框架,从背景介绍中阐明为什么需要全书阅读,根据讲座中的概念解释和理解什么是全书阅读,以及学习讲师介绍的概念和策略,掌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形成对整本书阅读的整体认识。
在梳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理清全书阅读与阅读绘本的关系,这是准确理解全书阅读的基础。 教师可以将图画书阅读、章节书、整本书等不同概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内涵和联系。 在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概念写下来,一边听一边整理,或者在后面复习讲课内容时整理相关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语言或视觉插图来解释这些概念(见图2)。
连接原始知识,
反思过去的经历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从外向内的传递和转移,而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行为,是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更新知识的过程。 调查显示,“教授的学术内容与实践脱节”、“缺乏与讲座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是教师在参加学术讲座时遇到的问题。 教师自觉融入学习场景,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归教学情境,将学术讲座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这对于“听懂讲课”非常重要。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比较来提炼、完善和发展自己已有的认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多所学校纷纷组织活动组织教师听看专家解读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版。 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理论性更强,有更多新理念和变化。 教师在学习时会遇到一些理解概念的困难。
例如,新版免费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以主题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指南”,教学应“围绕语篇主题意义设计逻辑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教育部,2022)。 主题和主题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何理解主题意义? 主题内容和主题上下文有什么区别? 如何探究主题的意义? 又如,新版免费教学课程标准提出“践行学与思相结合、以创新为基础的英语学习活动理念”。 “英语学习的活动观”与教师们之前熟悉的小学英语的“活动为本学习”有何不同? 一字之差有何意义?
在参加学术讲座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已知的经验,有目的地与新概念进行比较,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联系和比较,加深对新概念内涵的理解,进而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理解过程中识别新概念的特征,在自我引导下准确理解不断出现的新概念、新思想。
与自己的实践建立联系,
实践转型的思考
教师是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不仅“接受”知识王建平| 如何解决英语教师参加学术讲座培训听不懂的问题?,而且通过“反思”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认知和教学实践。 反思也是实践者与问题情境的对话。 因此,教师在听学术讲座时,应注重对新概念的理解及其与教学的实际联系,帮助自己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教师完成学术讲座的学习后,进行实践就是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渡。
教师在学习新理论、新概念时,应及时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 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反思自身经历、发现有效经验,也有利于教师加深对学术知识的理解,促进教师对学术知识和理论观点的激活和运筹,实现对讲课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实践转化。 。
例如,新版免费教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课程理念。 与“教”和“学”相比,教师对“评价”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困难或局限性。 因此,教师只有准确把握“评价”的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评一体化”。 教师如果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理解这个概念,首先可以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存在“评价”活动、如何呈现、是否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等。 对于课堂学习评价,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学生发放各种形式的贴纸和小奖品。 发图片或者小奖品作为评价活动,你到底评价什么? 它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即时评价吗? 你们的课堂教学只有这种评价活动吗? 此外,哪些教学活动可以从评价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只有联系教学实践,才能更清楚地理解什么是“教”、“学”、“评”,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评”之间的关系英语培训中,明确什么是“整合”。 如何通过“教、学、评一体化”优化学生的学习。
教师的实践知识是经验性的。 然而,真正的经验不仅来自于实践,更来自于实践后的反思。 教师参加学术讲座后,将讲座中的新观点、新见解、新思想与自身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将学术讲座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 调查结果显示,26.85%的教师“不懂得如何将讲课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13.89%的教师认为“讲授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相距甚远,难以实践”。 如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也是专项训练急需解决的“痛点”。
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 重要原因之一是老师缺乏后续学习。 由于缺乏后续学习,教师无法有效内化讲授中的新思想、新见解、新理念,缺乏有效行动。 自己的教学认识自然很难提高,更难以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
在后续具有实际意义的学术讲座的后续中,笔者建议教师通过案例解读和课堂学习等方式解读学术讲座中的重要思想、方法、策略等核心内容。 课例学习就是以课例为载体,用相关的学习概念或理论来指导你的教学实践。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反思、消化、吸收这一理念,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课堂反思过程。 设计课例、实施课例、反思课例的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直接、有效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简而言之,教师比学生更擅长学习,因此他们可以教学生如何学习。 教师参与学术讲座是一种特殊的学习。 教师听课时需要在关联中反思,不断突破原有的认知结构英语培训中,反思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解决新旧教学理念或教学思想碰撞时出现的问题,深刻领会新旧教学理念所蕴含的教学原理。概念。 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回应学术知识,从而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认识,将理念融入教学计划并转化为教学实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引导、自我赋能和研究。
关于作者
王建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小学英语教学研究员、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教研委员会副主任。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ydy/1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