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一对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八十年:沟通中国与世界的语言桥梁


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这里是历史与辉煌的积淀之地,这里是文化与思想的交汇处。

作为党创办的第一所外语高等院校,80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谱写波澜壮阔的时代新篇章。 章节。

秉承延安红色基因,以101外语超强语言能力服务国家战略

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西校区,高大的拱形大门格外引人注目。 这张在延安窑洞门口拍摄的照片,时刻让师生想起北外的红色基因。

北京外国语大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时代。 其前身为1941年创建的抗日大学第三分校俄罗斯旅和后来的延安外国语学校。 “大地为教室,膝盖为课桌”。 这是学校创办之初教学条件的真实写照。

“我们在窑洞外的露天平台上上课,用延安产的蘸笔和墨水在马兰纸上做笔记。教材是油印讲义,没有书籍和词典。” 1941级校友何立良在文章中回忆了这一点。 在延安求学的岁月。 艰苦、简单、充实的学习生活带领何丽良和同学们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外交的需要,北外从教授俄语、英语发展到教授十几种、几十种外语,形成了系统的具有特色的外语教育体系。特征。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里,你还能看到一位106岁老人的身影。 她就是新中国外语教学领域的先驱、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丽莎白。

1940年代初,作为英国共产党人的代表,怀着共产主义理想,她和丈夫克鲁克先生穿越重重封锁,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解放区。 在解放区的艰苦条件下,他们致力于英语教学和学生培养。 为迎接第一批英语外事干部迎接新中国的成立。 后来,他们协助筹建北京外国语学校并在英语系任教,为北外英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以伊莎贝尔为代表的老一辈北外人,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不计得失、荣辱,开辟了中国外语教育的新道路。

“缺少书籍和资料,没有课本和词典,没有教学经验。没有课本,我自己编;没有打字员,我自己打字;没有打字员,我自己打字。”教学经验,我只是摸索。”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匈牙利语言专业学生,年近八十的龚昆玉教授回忆起匈牙利语言专业创始人贾淑敏老师的工作状况,仍感慨万千。

从延安到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经历了许多磨难,但从未改变过初心。 一批亚洲、非洲、拉美、中东欧非通用语专业创始人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创业,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专业外语人才。 一批优秀外交家、专家学者从这里出发,为新中国外交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为我国对外交往和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语言建设与国家发展产生共鸣,“西三环北段”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连。

“北京外国语学校是全球第三个提供汤加语言课程的学校,仅次于美国夏威夷和南太平洋地区。” 汤加王国驻华大使乌塔·阿图在北外汤加语课程开班仪式上表示,我衷心感谢开班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作为目前国内获批开设外语专业数量最多的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已获批开设外语专业101门,涵盖了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所有官方语言和主要语言。 101号,铭刻着国家外语建设和发展的辉煌历史,记录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实脚步,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国家储备非通用语言人才。

充分利用“外语”“洋脑”优势,让中国与世界沟通更顺畅

“收到回复的时候我很惊讶也很兴奋,深受启发,也很自豪。” 谈起8月10日收到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北外索马里籍教师伊斯曼、塞尔维亚籍教师纳达莎·拉多萨夫列维奇·加贝洛娃、德国籍教师巴托尔十分激动。

5天时间,三位青年外教代表参加了“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北外英语学院,并与参加该项目的28个国家的36名外籍青年代表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祝贺建校100周年。中国共产党。 。

北外英语学院_北外大学英语_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

从语言入手,北京外国语大学充分利用“外语”、“洋脑”优势,为外籍师生体验真实中国创造条件,鼓励他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搭建连接中外语言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楼东侧北京外国语大学八十年:沟通中国与世界的语言桥梁,有一片树林,树苗高大,这是来访的各国元首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人民亲手栽下的友谊之树。 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乌拉圭总统何塞·穆希卡……多位国家元首的名字都刻在树下的牌匾上,见证了中国与各国的友谊万古长青,也记录了北方国家元首的访问。朝鲜。 一次难忘的户外经历。

2018年4月12日,全世界共同见证了荷兰首相吕特访问北京外国语大学。 总理骑着自行车参观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 宽阔的绿树成荫的大道、墙壁上装饰着50多种语言的新图书馆以及许多美丽的校园场景都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照片中。 “总理会见了中国充满活力的年轻学生” “学生们能够直接与吕特面对面地交谈,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汉语、共享单车、中荷教育”,12名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研究大学主修荷兰语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语言是一扇窗户,大学是一座桥梁。 依托多语言优势,北外已与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的354所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高频次、高水平、高规格是北外国际交流的显着特点。

其良好的国际形象、开放的办学理念、优越的学习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文化、志同道合的国际友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也为来到北外的科研人员创造了不同程度的和谐。

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深入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的同时,多年来还大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形成和产生了一系列促进中西沟通与理解的标志性成果。 。

术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钥匙,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支点。” 作为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工程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刘绪禄多年来一直服务于“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工程”。 “思想文化术语”项目见证了术语项目从最初的起步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 自2015年出版以来北外英语学院,《中国思想文化术语》已出版9册。 2019年,《中国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果展。

正是基于长期开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经验,2021年4月30日,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应运而生。 研究院的成立,回答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如何依托全球语言优势,把握文化传播规律,探索新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新问题。

越开拓国际视野,就越能扎根中国、修身养性。

“我们勇敢坚守岗位,永远为人民服务,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就去哪里。” 简单朴实的校歌有力地诠释了北外学子对家国情怀的深厚感情和责任使命。

1999年,南斯拉夫局势紧张,科索沃战争一触即发,北京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1971级校友、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和1986级校友、新华社记者徐星虎光明日报记者,自告奋勇奔赴报道第一线,壮烈牺牲。 2011年至2014年,阿拉伯语专业2003届毕业生、人民日报记者焦翔发回了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以及埃及的政治动荡,并提交了数十份国际内部参考文献。 拍摄了6万多张珍贵照片。

从长江边的救国志士,到亚洲、非洲、拉美、中东欧各国通用语言的奠基人北外英语学院,再到双边、多边谈判中的外交官,一代代人北京的外国人在国家进步的大趋势中追求卓越。 成长坐标,成就人生价值; 一批批北外人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做出了贡献,为人民、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我们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眼长远北外英语学院,不计较个人得失;要有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喜欢、爱,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身体。” 这是北京1978级校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先生在做客“北外大讲堂”时向新一代北外学子的诚挚寄语大厅”。

《北京外国语大学章程》第七条这样描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多语种、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国际化人才水平。”

将“中国情怀”放在突出位置,正是因为北外深知,只有了解中国,才能了解世界,中国情怀决定学生的国际视野。 扎根中华大地,坚持立德树人,延续红色血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贯使命。和艺术。

2021年9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迎来建校80周年。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每一代人都要走自己的长征”。 新时代的征程上,北外人正在出发!

(本报记者杜兵陈鹏本报通讯员彭恕)

《光明日报》(2021年9月26日第4页)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ydy/103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