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英语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是怎样的?一个人要获得翻译资格需要什么条件?
文字| 青砖
编辑| 青砖
在中国古代,各种解释者通常被称为“象绪”。 宋元以后,“舌人”与译者多称“同氏”,译后即为同氏,即同氏之意。 。
据中西贸易史资料显示,英国东印度贸易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在东南亚与中国船队进行贸易往来。
英国船队在长途航行时,经常雇佣一些中国船员。 例如,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了米尔顿率领的第二支舰队。 部分死亡。
不得不雇用一些中国人和印度人来补充船员。 据称,船上有300多名中国船员。 因此可以推测,这些船员可能是最早与英国人接触的中国人。
中英语言交流的清晰记录是在1635年(崇祯八年),英国轮船“伦敦”号首次抵达澳门,与内地民众进行了真正的面对面接触。
据英国人托马斯所著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记载,1637年,英国商人威廉·科顿组建了科顿商团。
威德尔舰队于8月抵达中国虎门港,与中国政府发生首次武装冲突。 因此,英国历史称此事件为“第一次与中国直接贸易的尝试”。
从语言交流的角度来看,这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第一次积极接触。
在这一重要事件中,“几名葡萄牙黑人逃亡者担任中国人的翻译”。 后来,当英国人去广州洽谈贸易问题时。
据英国人托马斯所著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记载,“与他们同行的有一位精通葡萄牙语的翻译,番禺人李业荣”。
这是英语翻译在中国最早的记录,但即使在这种最早的接触中,也可以看出西方人从一开始就以傲慢的殖民主义态度看待中国人民和政府。
同时,国家的长期闭关锁国,使得中华帝国对“番鬼”、“番语”十分鄙视。 因此,当英语刚进入中国时,中西方之间的敌对关系就建立了。
一、清代英语翻译的起源与素质
明代福建巡抚庞尚鹏在1564年(明嘉靖四十二年)评福建将军事务时说:“张(州)、全(州)将军事务多。 、宁(伯)、绍(兴)及东京、新会人,椎骨环,耳“仿范衣音”。
这段话清楚地描述了中国早期英语口译员的特征和素质,他们来自沿海地区的下层阶级。
他们的英语是通过“模仿扇子的声音”来学习的,这可能是最早的外语翻译记录。
1792年9月26日,英国军舰“狮子”号从英国朴次茅斯港出发商务英语口译,运送英国政府派出的第二个访华外交使团。
代表团团长是具有丰富东方外交经验的马查尼勋爵。 他的副手斯汤顿承担了寻找中文翻译的任务。
斯坦东当时对中国翻译的评价是:在广州找本地翻译是不合适的。
广州当地人有少数懂一些葡萄牙语或英语,他们的外语知识只能为外商翻译一些商业交易。
任何关于其他事情的谈话对他们来说都很难处理……经验证明,他们既不懂外语商务英语口译,也不可靠。 ”
这个评价很能说明当时中国英语译者的素质:一是掌握的英语词汇有限,二是素质差且不可靠,三是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
斯坦东的评价与清代教育家冯桂芬在《议院奖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冯桂芬也承认当时清朝英语翻译人员的素质较差。
他指出:“如今习惯蛮夷的人,被称为‘通士’,他们领城而游走于城中,蔑视乡村,衣食无收入。”
“据我所知,十分之九的人只能听懂外文,十分之二的人还能听懂外文。他们所认识的外文无非是产品名称、银号、俚语和简单的文字。”文学。”
从以上事实来看,清代从事英语翻译的人大多是经常在沿海城市旅行的闲人或水手。
他们的口译活动也源于自发的涉外商务活动,因此这些人“性情粗暴商务英语口译,知识浅薄,思想卑鄙,除了外表、性别、利益之外,不知底细”。
这些英语翻译,被清朝官员统称为“通师”,在广东贸易时期非常活跃。 其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在东南亚经商的华人,二是被西方人带到海外再回国的华人,三是长期居住在澳门、广州等对外通商口岸的华人。
澳门还有澳门葡混血人和与葡萄牙女子结婚的华人,她们也以当将军为生。 后来,所谓的“露天交流”在上海出现了。
这些人原本都是闲人。 他们只学了一点外语,所以会一起等待外国商船或军舰的登陆,积极为外国人履行个人职责。 “露天服务”是上海人给他们起的贬义词。 。
因此,就清代英语翻译人员的素质而言,基本可以确定,最早的英语翻译人员主要由海员和沿海码头的小商人组成。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口语练习和英语书面语言学习,因此他们的英语水平很低,道德水平也很低。
据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联合发布的公告称,这些素质低下的翻译(将领)经常滋事:“各地使用的翻译,多来自福建、广州两省。不好的程度参差不齐,很难保证不造成麻烦。
这些人都是中国人,英国官方很难对付。 今后,各地使用的将领均应由(英国)管家仔细辨认,列成名单,并通知(中国)当地政府并记录。
各地若有违法乱纪之人,要么由管事押往当地燕衙门,要么由当地通报管事查处。 ”
不仅外国人对这些翻译持警惕态度,中国政府也对这些人的行为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 据清代梁廷权所著《广东海关志》卷二十九记载:
1835年2月(清道光十五年正月),两广总督陆坤在《防彝新条例》中明确指出:“有许多人附近省城的人,通晓彝语,彝族随意聘用,难免会被诱惑。” 串通通奸。”
也就是说,陆昆把精通外语的人与“汉奸”联系在一起。
主张清代禁烟的监察御史邵正虎在奏疏中表达了他对通晓外文的人的仇恨:“柴民不规矩,必定是奸臣怂恿的。
盖伊人与汉人之间存在语言障碍,无法完全了解内地的情况。 然而,汉奸们为了中饱私囊,却能够散布消息、兴风作浪。 听说住在澳门的汉族人,彝语是半流利的,最容易隐瞒奸情。 ”
这些对翻译人员的评价,都是基于清代翻译人员素质低下、道德水准缺失。
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人对精通外语的人抱有很大的偏见。 正是这种传统思想的积累。
二、清代英语翻译人员的英语水平
晚清驻英公使郭嵩焘曾指出:“(清朝)开城两百多年来……没有人通知过蛮族,也没有人熟悉他们的情况。”语言。”
在中国早期相关文献中,对清代中国口语的英语水平只有非常笼统的评价,如“精通彝语”、“精通英语”等。
事实是,清朝的英语翻译只具有一些粗略的英语口语知识,根本没有达到“通晓各国语言”的水平。 他们最多只能听懂一点英语口语。
清代没有文献记载有哪个通译员精通多种语言。 清朝英语翻译的实际身份只是一个“与西方人斡旋贸易事务”的骑士,仅靠言语和技巧。
买卖双方打交道,“传达言语,协调价值观”。 在外商与中国人的贸易过程中,中外贸易只靠一个将军的一句话……瞬间,徒手就能获得数千黄金。
一般来说,英语水平包括“听、听、读、写、译”五种能力。 “读”和“写”两种能力是清代绝大多数英语翻译所缺乏的。
他们一般只懂得“盲英语”,即会说不会写,更不用说书面翻译和英语写作能力了。 这种情况给当时中英两国的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例如,1842年2月6日(道光二十一年),英国舰队抵达余姚县城外,引起当地民众极大恐慌。
县长于朝品亲自登船查明情况,并带回两张英文纸条。 然而,他找到的同事都看不懂英文单词,费了好大劲才弄清楚写的是什么。
又如,1842年4月10日(道光二十二年2月23日),另一艘英国商船在台湾大安港附近触礁,船上57名英国人全部被捕。
另外,扣押“破烂彝书二卷,彝书五十三篇”,也是因为清代的英语翻译“不认识彝字”,所以“不认识彝文”。被扣押的英文信件中是否有“叛徒、间谍”的字眼,无法得知其中的业务内容。 信息。
除了不懂外文的缺点外,清代的英语翻译还有胆怯、篡改外文和文献的习惯。
据英国元帅所著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纪事》记载清朝英语翻译人员的专业能力是怎样的?一个人要获得翻译资格需要什么条件?,这也给中英两国的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610年(明万历三十八年)至1613年(明万历四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尼古拉斯·唐顿两次带来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给中国皇帝的书信。
想直接与中国进行贸易,却找不到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将这封信转交给清政府的中国翻译。
因此,1617年1月,万丹办公厅致函英国王室称:没有中国人敢翻译转发这些信件。 这个国家的法律对这样的人处以死刑。
在如此严厉的制裁下,清朝的英语翻译人员只能在翻译过程中犯错误,主观地删除、篡改或随意翻译可能造成灾难的词语,以取悦清政府官员。
例如,将各国赠送的礼物称为“贡品”,将各国来访的官员称为“诸侯”,将耀拉王的“兄弟”称号改为“属下”等。
在翻译英国证件时商务英语口译,这些口译员必须检查是否有“违规用词”,并进行一些“仔细、深思熟虑”的修改。 因此,他们提交的英国文件与英国人的本意完全不同。 。
结果,清朝翻译逐渐失去了英国游客的信任。 在外交上,英国人坚持使用自己精通汉语的英国人或法国人作为翻译,而不是使用清朝将领为他们宣传。
1834年11月(道光十四年十月),《中国丛书》第二卷第七期有一篇文章评论中国清朝的英语翻译:
“[清朝英语翻译]的英语水平有限,几乎无法理解英语与粤语的混合,这些将军完全没有能力翻译任何重要的事情。”
1837年10月(道光十七年九月)的《中国丛书》也这样评价清朝的英语翻译:
“这些‘舌头’都无法阅读最清晰的英语文档,而且大多数都无法理解两个外国人之间的口语对话。”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j/14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