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北外学院
中国网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宋若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学院昨天在京成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共同为北外学院揭牌。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命名借鉴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常春藤盟校的做法。 本科学院直接以大学名称命名。 旨在构建具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探索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类型、多语种、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打造国内最好的“外语特色本科教育”,为人才培养提供发展潜力和空间。
彭校长介绍,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学校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特区,是通识教育的主要载体。 其核心特征是通识教育,要培养融合中外文明的领袖人才。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分化与融合,很多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人们的综合知识和能力。 单一领域的专业人才很难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但无论具体知识内容如何变化,通过教育获得的许多基本素质,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责任感、广阔的全球视野、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等。终身学习等,是成为中外文明交融引领者的基本条件。 这些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多的通识教育和深入的人格培养。
长期以来,外语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创造性成果。 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现有教育理念和教学组织模式的限制,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 比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更具有鲜明的外语大学特色。 通识教育课程要更加注重素质和通识能力的培养。 顶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体制改革缺乏合作,多元化融合尚未打通。 人才培养渠道。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始终秉承延安精神,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 新的历史时期,北外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在成功组织实施“外语国际本科生战略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通过北外学院“试验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 丰富人才培养内涵,以“成人”教育引领“人才发展”,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协调教育,真正培养国家急需、能大用的高端人才。
新成立的北外学院将突破院系、专业之间的壁垒,改革本科教育组织模式,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基础学术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北外学院,构建具有北外特色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并为学生提供全面、免费的教育。 、多元化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项:
1.创新本科教育组织模式:构建北京外国语大学学院体系,协调配置本科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适应国家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淡化招生的专业身份。 通识教育是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知识。 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的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同时,可以自主选择专业。
2.探索复合型、多语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为学生成长提供多元发展通道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培养“融汇中外文明的领袖”,即他们深入了解中外文化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致力于推动中外文明的相互融合。 我们将选拔英语水平较强的学生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和外语专业教育。 学生在学习另一门外语(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或非通用语言)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 ); 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修国际政治、国际金融、国际法、国际传播、区域研究、世界文明与文化等课程。
3、国际组织学院储备人才:响应国家研究生招生升免特殊政策,深化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培养路径。 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组织项目班资源,挖掘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潜力。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依托,培育覆盖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国际组织项目,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营造制度环境。
作为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试验田,学院将在内部小范围试点自主招生考试、全学分制、公开选课制等人才培养理念和措施。 、动态管理机制。 学院还将对学校办学成效、影响和提升前景进行科学、定期跟踪研究,不断探索和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试点成熟后,将逐步向全校推广,全面提高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未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将加快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国际组织人才、非通用语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人才、国家和地区研究人才等各类人才培养步伐,努力肩负国家使命,牢记社会责任。 将北京外国语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对外交流人才培养的桥头堡。
更多北京外国语大学相关文章请点击查看
特别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不断调整和变化,华育教育网()提供的信息仅供非商业教育、科研用途。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仅供参考,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为准。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ydy/1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