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一对一外教

翻译理论|挑战英语翻译语言


文言文在用词、句子结构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不同,更与英语不同。 翻译中不仅存在理解问题,而且存在表达问题。 下面以《战国》中的“邹忌讽齐王谏”为例英语常用语气词,对两个译本进行分析,从词层面、句法层面、文本层面、文化层面谈谈文言文的特点,以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言词层面的翻译问题

文言翻译首先要正确理解词义。 文言文中存在着古今成语、词语一词多义、词部词形变化等现象。 在理解词语时,必须结合文言文的具体时代和语境,准确把握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概括起来,词的理解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古今同义词:

由于时代的演变,文言文中的许多词语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和含义有很大不同。 例如《邹忌讽刺齐王受谏》一文英语常用语气词,文中“讽刺”的意思是“劝说”,但现在却是“讽刺”的意思。 《照镜子》中的“尿”,古有“看”的意思,现在有“偷看”的意思。 “明天,徐先生会来”这句话中的“明天”一词是“后天”的意思,today是“明天”的意思。 “宫女们都对国王自私”这句话中,“左”是“身边的大臣”,现在是方向性名词,“思”是“偏爱”,现在是“自私”的意思。 翻译此类词语时,一定要弄清楚原意,不要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混淆。 例如,以下是一些示例:

【示例1】

朝服朝帽,照镜子。

翻译1:

一天早上,他穿上衣服后,偷偷地照了照镜子。

翻译2:

一天早上,他穿上长袍,戴上帽子翻译理论|挑战英语翻译语言,对着镜子审视自己。

如上所述,这里“尿”的古义是:看一看,看看。 翻译一“偷看了自己一眼”很形象,但与原意不符。 翻译2准确地把握了文中单词的意思。

【示例2】

明天,徐先生会来。

翻译1:

第二天,舒先生亲自来看望池。

翻译2:

第二天,徐大人亲自打来电话……

这里的“Tomorrow”是“后天”的意思,而不是“明天”,所以不能译为“明天”。 只能像这两个译文一样译为“第二天,第二天”。

【实施例3】

如今齐已远在千里之外

翻译1:

现在Tsi是一个一千平方里的王国

翻译2:

现在齐国有一千平方里的土地

“地方”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意思是“地方”,这里指的是“土地圈”。 两种翻译都准确地捕捉了其用法。

语气常用词英语表达_英语常用语气词_语气常用词英语翻译

(2) 该词有多种含义:

一词多义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例如,以下句子中的“zhi”有不同的含义:

气之美也(的)

问一下(代词,代表这件事)

我老婆的美丽(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徐公不如王美(取消句子主谓独立性)

谁见(代词,指徐公)

晚上想了想(指这件事)

朝廷大臣无不畏惧大王

从这个角度来看(代词指的是这件事)

部长的妻子,私人部长(的)

王治石太过了(取消主谓独立性)

大臣、官员和人民能够正视别人的错误

几个月后(连词,无意义)

燕、赵、韩、魏文治(代词指上述事物)

当“之”作为虚词而无实际意义时,翻译时应以全句为依据,使之符合翻译的习惯和规范。 现代汉语中与“的”字等同使用时,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表达其所代表的所有关系。

【实施例4】

部长的妻子

翻译1:

我老婆偏心我

翻译2:

我的妻子因偏心

【实施例5】

大臣、官员和人民能够批评别人的错误

翻译1:

各位大臣、官员、老百姓,可以指出我的错误。

翻译2:

凡敢当面斥责我的大臣、官员、臣民……

值得注意的是,“之”作为代词使用时,可以简化为译文中所指的人或物,也可以根据上下文使用翻译语言中相应的代词。 例如:

【实施例6】

晚上睡觉的时候想想

翻译1:

于是他躺在床上想……

翻译2:

那天晚上他在床上思考了这件事并反思

【实施例7】

谁看到它

翻译1:

仔细地研究他

翻译2:

仔细检查他

又如,后面句子中“于”的含义也不同,必须根据具体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实施例8】

如果你想要什么,可以向我索要(为了……)

翻译1:

他有件事想问我。

翻译2:

我的来访者受到这样一个事实的支配:他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东西。

【实施例9】

可以诽谤和嘲笑这座城市(中)

翻译1:

在市场上批评我和我的政府

翻译2:

当众谴责我

【实施例10】

徐公(碧)个个都是美人

翻译1:

他们都说我比舒先生帅。

翻译2:

所有人都向我保证,我是两个人中更优秀的一个。 本文中还有许多其他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 必须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翻译策略。

(3) 词性变化:

在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词性的词形变化现象。 例如,“朝袍戴帽”这句话中,“朝”本来是名词,意思是“早晨”,但这里用作状语,相当于“早上”; 而“服”一般是“名词”,这里用做动词,意思是“穿”。 另一个例子是下面句子中的“美丽”和“隐私”。

【实施例11】

我妻子的美丽是我私下的自我。

翻译1:

我的妻子夸奖了我,因为她偏爱我。

英语常用语气词_语气常用词英语表达_语气常用词英语翻译

翻译2:

偏心让我老婆都夸我帅。

“美丽”和“私人”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前者的意思是:“以……为美”、“认为……美丽”,后者的意思是“偏爱”。 虽然两个译文使用的句型不同,但都是按照这种用法进行处理的。

(4) 虚词的使用:

虚词的使用是文言词汇的一大特点。 常用的有“之”、“胡”、“者”、“也”、“矣”、“哉”等。这类词的翻译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例如,对于上面提到的“之”字,必须根据不同的用法和含义选择适当的表达和翻译策略。 对于“ye”这样的语气助词,不需要寻找对应的语气助词。

【实施例12】

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向我索要。

翻译1:

他有事要问我。

翻译2:

他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东西。 一些情态助词表达更强的语气。 它们必须基于句子级别。 有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句型来表达句子的语气。 例如:

【实施例13】

从这一点来看,国王的屏蔽力是非常大的。

翻译1:

所以在我看来,你很难听到真相。

翻译2:

由此看来,陛下很有可能是误会了。

古典汉语语法

图层翻译问题

文言文中有一些常用的特殊句型,如选择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这些句型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

【实施例14】

我和城北的徐公美是谁? 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漂亮?

这两句是文言文中常用的选句。 句子(1)是句子(2)的倒装。 这样的句子应该用相应的英语句型来表达。

翻译1:

你觉得北城舒先生和我谁更帅?

翻译2:

北城徐王和我谁更好看?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句子,如宾语介词:“避免不自信”→“避免不自信”。 状语后置:“There is a欲(来自我);这叫胜利(来自法庭)(这叫胜利[来自法庭])。这些句型的翻译需要根据英语习惯进行调整。

文言中的省略句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翻译成省略句,省略的内容也可以填写。例如“talk with”句子的完整形式应该是“邹忌说话”和他一起。” 文言文中也有判断句,常见形式是“……人,……也”。 例如:

【实施例15】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美的人。

翻译1:

北城的舒先生是一位以英俊着称的绅士。

翻译2:

北城徐公是齐国最俊美的男子之一。

【实施例16】

我妻子的美丽是我私下的自我。

翻译1:

我的妻子夸奖了我,因为她偏爱我。

翻译2:

偏心让我老婆都夸我帅。 例15中的“者”表示“……人”,例16中的“者”表示“……原因”。 翻译时使用相应的英文表达。

英语常用语气词_语气常用词英语表达_语气常用词英语翻译

文言文章级别

翻译问题

文言翻译的问题不仅表现在字、词、句层面。 近年来,在语篇分析和语篇语言学理论的启发下,翻译研究的视角也从词句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因为翻译不仅仅是词句的转换,而是从词句到句子的转换。原文到目标文本。 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在文言翻译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文本层面的问题。

文言翻译应特别注重完整性。 例如,由于汉语英语相对更注重意义,因此两种语言的话语中衔接和连贯的手段存在一些差异。 英语非常重视形式衔接和连贯手段。 相对而言,中国的正式手段较弱。 这种差异在文言与英语的比较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如代词的省略、连词的省略等,翻译时必须根据英语语篇的特点来处理。 例如:

【实施例17】

明天,徐先生来了,谁看他都觉得他不如他; 当他照镜子时,他认为自己不如远方。

翻译1:

第二天,舒先生亲自来看望池。 池央央仔细打量着他,觉得他比自己帅多了。 他照了照镜子,确信自己远没有舒先生帅。

翻译2:

次日,徐王亲自来电,邹忌仔细察看,怀疑他不敌。 再次照镜子时,他确信自己远远落后于对方。

原文中多处省略了主语人称代词,但在英语语篇中需要按照衔接连贯的要求进行填写。 “照镜子,看看自己,并不那么遥远”和“看着熟悉,自卑”有语义增强的倾向。 两个译文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方式,加入了“(was)confided”,使得译文非常连贯。 另一个例子:

【实施例18】

宫中的宫女们都对国王保密,朝中的大臣们都害怕国王,四界的人民都向国王寻求帮助:从这一点来看,国王的盾牌就是国王的盾牌。很深。

翻译1:

宫女侍从都对你有偏心。 所有朝臣都惧怕你的权力。 所有的人都有事要问你。 所以在我看来英语常用语气词,你很难听到真相。

翻译2:

一切宫女侍从都偏爱你,一切大臣都畏惧你,一切臣民都希望得到你的恩惠。 由此看来,陛下很有可能是误会了。

原文前三分句句式相同,结构整齐,与后半句形成因果关系。 翻译1增加了“and”、“so”等连接词,翻译2除了增加“and”之外,还用“this”翻译“of”,与上面形成照应关系。 两种译文的处理确保了译文的衔接和连贯。

除了衔接和连贯手段外,有时还可以根据上下文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和表达方式,以保证文本的完整性。 例如:

【实施例19】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最美的人。 他没有信心,又问小妾:“谁比徐先生更漂亮呢?” ” 妃子道:“徐先生怎能如你呢?

翻译1:

迟不敢相信她的话,又问了他的妃子同样的问题。 ” 妾曰:“舒先生不能与您相比。

翻译2:

邹忌仍心存疑虑,又向妃子提出同样的问题,妃子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原文直接引用《谁是我,谁是徐公美?》 如上所述重复。 这两个译本都没有直译,而是根据上下文使用替换,避免了文本的重复英语常用语气词,但不影响文本的完整性。

文言翻译

文化问题

文言文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文化词汇,如朝代、地名、人物、历史典故等专门词。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文言文就无法正确理解。 如果翻译时不做特殊处理,就会因缺乏相应的背景信息而给译文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处理这些文化词汇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 在具体翻译技巧上,可以采用解释性翻译、注释性翻译、附加翻译等。 《邹忌讽刺齐王受谏》的两译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例如:

【实施例20】

于是他上朝见魏王。

翻译1:

赤遂到朝廷,对齐威王说:

翻译2:

于是他去觐见魏王。

从人物关系上看,邹忌与齐王的关系是臣与王的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等级关系。 翻译1并没有刻意体现这种关系,而翻译2则用了“sought an Audience”,其中包含了“看,下属会见上级”的意思。又如:

【实施例21】

从这一点来看,国王的屏蔽力是非常大的

翻译1:

所以在我看来,你很难听到真相。

翻译2:

由此看来,陛下很有可能是误会了。

译一直接用第二人称代词翻译“国王”,译二则用相应的称谓“陛下”来明确人物的身份和关系。

【实施例22】

燕、赵、韩、魏听说,都来齐国。

翻译1:

邻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齐王的所作所为,纷纷承认齐国为国君。

翻译2: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知道后,都拜齐王。

译一增加了“邻国”来解释这些国家与齐国的关系,而译二则采用直译。

以上从词汇层面、句法层面、文本层面和文化层面讨论了文言翻译中的翻译问题。 文言翻译的问题还不仅限于这些。 在处理特定文本时还会遇到各种其他问题。 从两个译本的比较可以看出,不同的译本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技巧。 然而,文言翻译的根本前提是能否正确理解原文,并选择合适的译文来准确地传达原文。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j/1104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