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齐鲁名师”董丽丽:当《论语》成为“发光的种子”
名片
董丽丽,济南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202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济南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第四批齐鲁名师、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学科专家库成员、济南市名师、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教育学会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痴迷《论语》教育、汉语教学和研究。 他始终秉持“阅读,创造丰富美好人生”的教育理念,长期致力于自主快乐的语言学习和“广角体验写作”的教学研究。
脸上挂着笑容,轻若春风。 说到《论语》,气质温柔的董丽丽一双星星般的眼睛更加明亮。 对她和她的学生来说,《论语》“就像一道光,明亮、温暖、丰富、柔和到心灵”。 为什么要带领学生一起学《论语》?
“《论语》就像一颗闪亮的种子,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它种在校园里,种在孩子们的心里。” 董丽丽说道。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的种子,但每朵花的花期都不同。”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顺树之天,故其性”,正如孔子所说:故而入;故而入之。 因为你也是人,那就退吧。” 审视孩子的天性和潜力,帮助他们用自己的脚在这个世界上站起来。 真诚的,每一朵花都会在适当的时候绽放。
——董丽丽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深入实施,在中小学开设《论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然而,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副校长董莉莉发现,不少学校仍然存在“四重四重”的现象:一是强调名句背诵,忽视统筹规划; 道德教育,轻视价值认同; 四是强调内容落实,轻视思维导向。
因此,董丽丽作为商科副校长,自实验学校成立以来,在校长张旭如的带领下,带领骨干教师团队投入到《论语》校本课程建设中。济南市长清大学城,2017年,5年。
5年来,在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四重四轻”现象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完整的《论语》课程体系是否构建完成? 如何上《论语》课? 上课时间如何设定? 如何评价? 如何在《论语》教学中融入时代元素?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幅闪烁着古典光芒的美丽画卷缓缓展开。
告别“零碎”,系统建设“论语课程建设”
记者:众所周知,《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对于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所新学校,济南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开设《论语》课程有哪些优势? 学校如何解决不少学校存在的“重读背名句、忽视统筹”的问题? 有什么样的顶层设计?
董丽丽:首先,《论语》对齐鲁文化影响深远。 师生有友好、自然的文化接受心理。 而且,长清区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 位于小汤山顶的东汉石庙,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孔子遇老子”石像。 有闵子骞“单衣听从”、“鞭打芦花”的故事。 其次,张旭如校长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我个人非常喜欢《论语》,学校也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这些为我校开设《论语》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校长张旭儒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融人教育,成就完整学生”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心灵饱满、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精神高尚”的教育目标。 我们开始思考:在“融人”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如何发挥培根锻造灵魂的作用? 为此,我们带领部分骨干教师不断探究《论语》的精髓、文化内涵、经典故事等,积极探索《论语》校本课程建设,推动孔子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论语》为主体,采用纵横双向体系建设:一是纵向贯穿小学、初中、高中,按学年递进,层层拓展。逐层,螺旋式上升; 二是横向把《论语》与学生精神成长结合起来,把《论语》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与学生的人文修养结合起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因此,《论语》校本课程是在《论语》确立和实施的基础上形成的校本框架和模式。
持续深化《论语》校本课程建设,探索“3+2+N”核心课程、重要课程等载体融合,在实践中育人。 小学阶段,注重培养亲密感,突出积累; 初中阶段,重点加强理解,突出认同; 高中时期,注重增强文化自信,突出思辨。 作为三门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是三门核心课程之一。 结合教学实际,《论语》校本课程内容设计如下:小学36个主题,分布于二至五年级; 36个初中主题,分布于7至8年级; 9个主题,分布在高一至高二第一学期。 全学期《论语》校本课程共81个主题,力求纵向有机衔接、横向协调。
例如,课程目标如何凸显不同教育阶段的连贯性? 我们的设计是第一学期背诵节奏优美、画面优美的《离翁韵》,下学期背诵《论语》的金句。 从二年级开始,我们在小学学习《论语》校本课程; 初中版《论语》校本课程; 高中版《论语》校本课程突出批判性阅读,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记者:确定《论语》课程81个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每个不同学段的特定主题是什么? 分配到各个年级,是否有具体的课程目标? 如何证明其连贯性?
董莉莉:主要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指导意见》和《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整合实施指导意见》为依据,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注重“培育亲密感、凸显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以初中为例。 12岁至15岁是青少年成长的风雨期,也是学生自我认同建立和人格整合的关键时期。 例如,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现实生活,在课程中设计了“真爱孔子·治国”、“孔子”等9个主题。 《真爱·修身》、《孔子真爱·教育》、《如何富国》、《义利的获得》、《责任使命》、《修身》、《艰难》君子之气”等,着力以博大的文化胸怀和深厚的文化视野打开学生的精神结构,引导学生在认识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能够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精神和独特智慧,从而增强家国情怀,增强人格修养,促进精神发展。
针对这81个主题,我反复研究论证,请教了原山东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陈培瑞、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潘庆宇等专家,十次修改草案; 向前看,突然跟……”,就像颜渊一样,“停不下来”! 我时常为《论语》文化所滋养的生命力所感动!
拒绝知识灌输,深入灵魂
记者: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指导意见》,提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特点”。学科门类齐全,注重有机融合”和“3+2+N”总体学科覆盖要求。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要特别注意避免枯燥、单一的知识灌输,以免败坏学生的胃口。 这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你有何看法?
董丽丽:《论语》就像一棵千年古树,庇护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为了让这棵大树成为根植于学生心中的风景,我们坚持系统化设计、立体化实施“446”战略。 详情如下。
四个原则: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内容理解与价值认知结合、内涵解读与形式创新结合、历史元素与时代精神结合。
四路:各种诵读入境(读·入门)、内容解读明义(释义·明义)、内涵解读领悟道(分析·悟)、价值辨认得神(用·明)修养)。
6种课程类型:背诵、解释、感知、演讲、表演和辩论。 学生在阅读经典的同时,与自己的生活对话,探索自我实现,关爱他人,承担责任学英语哪个老师网课好,朝着圣人指引的智慧方向前进。
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出路是回归日常生活,“栩栩如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 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呢? 我们充分考虑学生随年龄增长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认知发展的特点,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 例如,七年级第一学期,我们针对新生入学后行为习惯的培养设立了专题。 《感动》、《君子无争,亦须射!起身饮酒,争君子》,引导学生检查教学区、宿舍、餐厅、影厅等礼仪,做到“礼”外显于行动,内修于心,外促内修,实现“读圣贤书,立君子品格”。
记者: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规划(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概念,并将其量化。 计划要求各学科拿出不少于10%的课堂时间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对于《论语》课程的学习,我们是否也应该遵循这个理念呢?
董丽丽:是的。 我很喜欢叶嘉莹先生的评论。 她说:“儒家思想是真正处世、做人的基本规范和原则。” 传统文化课程日益探索《论语》的教育意义。 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了学科交叉发展的协同。
《论语》校本课程融合了历史学、道德法治学、音乐、美术、英语、体育等学科,并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融合。融入他们的成长生活。 从“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来看,思想政治纪律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的基本素质密切相关。公民的道德规范。 《论语》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语学科探索双语《论语》教学,主要包括“双语《论语》故事分享”、“双语《论语》情景剧”、“双语《论语》演讲”、 “双语《论语》朗诵”等活动。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论语》的“英语风格”,也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养打下了基础。 2019年寒假,我校部分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自信地与外国朋友交流《论语》,加深了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礼乐君子舞,华美中国风”展现了体育运动的和谐统一和《论语》的魅力。 近年来,“论语教育,塑造完整人格”和“论语经典跨语言阅读”已成为“论语”校本课程建设的特色品牌。
融入时代元素,以价值认同凝聚精神纽带
记者: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勤”、“立德”、“明”、“诚”等方面下功夫。 但是,想要通过学习《论语》来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坚实基础学英语哪个老师网课好,如果仅仅依靠空洞的说教,显然是行不通的。 据说学英语哪个老师网课好,贵校《论语》校本课程建设特别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求,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来自自身生活或社会的现实问题。 您是如何将时代元素融入到《论语》的教学中的? 评价方式有哪些创新?
董丽丽:要结合时代精神,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 在《论语》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特别注重历史元素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例如,在“义利观”的案例中,老师对比了《论语》中“见利思义”、“取义而后取”、“公利成仁”的观点。把“讲义气”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双收”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强调信仰、重情重义、弘扬正义、树立道德”,使人格修养与公民教育和谐统一,鼓励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正确义利观,积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做出贡献。
遵循学生本质对话“齐鲁名师”董丽丽:当《论语》成为“发光的种子”,创新评价方式,主要通过“九秀升法”来评价《论语》课程中学生的整体成长:童子儒——儒雅儒生——儒雅儒生——聪明儒生——聪明儒生——忠信之士——儒雅之士——圣人之士——名士。 采用整体发展评估(60%)和个性发展评估(40%)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发展评价维度,包括名句背诵累计量(指向内心充实)、句义理解与阐述(指向独立思考)、与生活经历的联系(指向健全人格)、情境分析与阐述等维度的考察。解决问题(指崇高精神)。 人格发展评估维度,包括自我评估报告和创意演示。 全面赋能学生不同学科,促进学生数量积累和文化价值内涵的认知与运用。 创意展示,如写、画、唱、演、辩、念、朗、竞赛、背诵、演讲、创作等。
绘画:与《论语》相关的绘画。 如封面、插画、沙画等。
辩论:小型辩论会,即就某个话题或某个人进行辩论。 例如,针对现实中《论语》中“孝”的含义,提出“在羽是好学生吗”的问题。 辩论中,同学们不断碰撞思想,提出问题,加深理解学英语哪个老师网课好,加深理解。
记者:据了解,学校从时间、方法、兴趣、师资等方面加强了对《论语》课程学习的保障。 你能解释一下它是如何完成的吗?
董丽丽:第一,时间保证。 设置规模和上课时间。 小学和初中《论语》校本课程主要课时分别为72课时和36课时,约占两学段语文总课时的6%和9%; 体验释义、讲座。 高中共有18个课时,约占该年级语文总课时的6%。
二是方法保证。 该课程省略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以及他们可以猜测的所有笔记。 但对于涉及到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常用知识,提供了充足、通俗易懂的资源包,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培养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
三是利益保护。 该课程是获得学习《论语》的亲切感和兴趣的重要前提。 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9×10厘米尺寸的《论语》,采用袖珍书的形式,方便学生随身携带、随时阅读。 整合设计完成《论语》校本课程教材:小学部分为拼音版,包括“原文——参考译文——快乐积累——小故事——《论语》金句”;初中版包括《原文——说文解子——积累与领悟——《论语》小词典——名家鉴赏》;高中版包括《原文——注释——评古今》。呈现——延伸阅读——名家鉴赏”。插图由学生手绘。每年9月,开展“我为《论语》设计封面”及创意朗读等活动;每年10月,开展“我为《论语》设计封面”、创意朗读等活动。各年级将举行“缤纷园博园,灿烂儒家文化”——《论语》校本课程启动仪式,师生致敬山水圣贤经典。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peixun/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