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认为英语教科书“太错误”,实名举报教育部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冰在该校的教材中“找不同”英语,引起广泛关注。无意中发现了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一个错误,导致他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大学英语教材“找错”的过程。在查阅了100多本教材和资料后,他撰写了近30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直接告诫教育部。
昨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有关出版社将采取措施,对教材改版、改版过程中经核实或将要改正的问题进行整改。教育部将对高校教材建设和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京华时报记者张晓歌
事件通过
老师“挑错”了30多本教科书
200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后,石兵来到北京林业大学工作并在该校任教英语。
两年前,他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英语阅读时出现了语言错误,但当时他并没有注意。后来,他关注了一些国家“十一五”教科书、教育部推荐教科书、教育部教改试点教科书,错误依然存在。经过六个月的研究,他认为“问题非常严重”。
震惊之余,他开始有针对性地搜集教材,通过图书馆、书店“搜集资料”英语教材分析,系统地“捡”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中的很多错误都是课堂上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育部明确规定,大学的课程英语是教如何正确使用语言。如果教材“对于语言学习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太多问题是不合适的。教科书作为一个例子,必须非常规范。”石兵说,到2014年下半年,他发现了10套教材的问题高校教师认为英语教科书“太错误”,实名举报教育部,这让他认为有必要对它们形成调查报告,并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2014年以来,他查了100多本教材和资料,发现有问题的教材30多本。
今年5月和9月,他向教育部和中纪委提交了自己用两年时间独自完成的近30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分别。在这份报告中,史兵明确指出了教科书中的语言和非语言错误。他说书确实有错误率,但作为教材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语言错误,因为教材本身就是教学生学习语言的。
在这些有错误的教材中,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施兵甚至指出他的北京林业大学英语教材错误的地方很多。
他介绍,2014年,他所在的北京林业大学承担了教育部英语教学改革示范项目,一套三本教材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教材错误较多,其中《西方文化读本》、《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各类型错误100余处。
官方回应
对教材的质量会有明确的要求
针对此事,教育部高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英语教材分析,今年5月29日和6月16日,他们收到了北京林业大学施兵老师给学校的来信。 英语教育部大学指导委员会在《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后高度重视,并于6月17日回复史兵先生关于核查措施的问题。 《关于查处有关教材问题的函》,要求有关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并将调查情况书面报告我司,要求出版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方案,并在修订时及时纠正的教科书。同时,将史兵老师的来信和资料转交学校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目前,已有8家出版社作出回应,均表示已核实协助函涉及的问题,另有表示正在核实和处理所涉问题。相关出版社将对教材改版、改版过程中被查实或将改正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并表示将严格按照《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条例》、 《图书质量保证体系》及相关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狠抓出版物质量。
该负责人还表示,教材已经上市,学校有选择什么样的教材的自主权,可以自行控制。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高校教材建设、选用和管理,将对高校教材建设和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此前,教育部高教司在给石兵的回函中表示,指导中将对教材质量进行规范英语教材分析,同时还会对“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编写教材”进行指导》,不是人人都能编的教科书。
行业观点
小错误无法解释水平差异
业内人士表示,高校英语教材的编写一般由出版社发起,并成立编委会,编委会成员一般为高校教师。一些比较先进的出版社通常会与这些编委的老师反复沟通,讨论如何编写教材。基本上,老师编写一份草稿,编辑修改另一份草稿。除主编外,还会有外语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主编英语教材分析,即主审,对教材的整体质量进行检查,并由校方严格校对处理。出版前的通讯编辑。
“出版一本质量比较高、使用范围比较广的教材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但是,如果只是作为校本课程使用的话,是可以做到的半年或一年内。”该人士表示,按照严格的出版标准,教科书上的错误是不可接受的,但即使是欧美出版的教科书也很难保证完全没有错误,因为拼写不准确甚至标点符号都可以称为错误。但其实在业界,只要不存在语法错误、常识错误、逻辑不通、或者严重的难以掌握,比如第三卷的难度明显低于第二卷等等.,这不被认为是一个大错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只出现这些错误,只能说教科书的编辑不够认真,不能说编辑水平差。
“我与人不和。虽然指出同事的错误很尴尬。毕竟我们都一起工作,低头看对方,但我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追求的地方知识和真理,必须有人去做。这个。
错误这么多,一方面是因为编辑自己的英文水平不够,没有意识到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编辑们懒得查字典和语法书,责任心不强。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材编写团队的入职门槛过低,教材审批不慎。同时,教科书的编辑还存在一些“怪现象”。比如名师找一群学生,甚至承包给别人编辑,他们只有一个名字。在我看来,这也是一定程度的学术腐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施冰,北京林业大学教师”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peixun/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