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外教赵成辉:以搭建中韩友谊桥梁为己任
赵成辉
曹成惠和丈夫朴南奎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客户端报道,她叫赵成惠韩语外教,韩国人,合肥学院韩语教授,在合肥生活了22年。 她被中国政府授予“友谊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韩国人。 她还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被评为“对合肥百年历史有影响的女性”。 今年,她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选为40位“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外国专家”之一。 22年来,她因热爱教育而成为中韩友谊的使者。 她热爱教育,她和学生之间的温馨故事每天都在合肥学院上演。
放弃韩国优厚薪水,留飞执教
4日下午,记者在合肥学院见到了赵成辉。 她中文说得非常流利,穿着简洁大方的衣服,打扮得温柔又精致。 来到合肥22年的赵成辉成为合肥市荣誉市民。 她见证了合肥日新月异的变化,深深热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
1996年9月,当时还在韩国顺天乡大学工作的赵成惠通过韩中交流协会的介绍,来到原合肥联合大学(现合肥大学)学习汉语,并完成了她的汉语学习。仅仅一年的学习时间。 当时,中韩建交仅四年。 但由于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近,随着政治、经贸合作的稳步发展韩语外教,中韩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增加。 政府和私人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
出于强烈的使命感,赵成辉放弃了韩国大学的优厚待遇,决定留在合肥从事韩语教学。 从此,合肥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她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批韩国专业人才。
教育热情温暖学生心灵
“与现在不同,在电视和网络上看韩剧非常方便,年轻人可以潜移默化地产生学习韩语的热情。” 赵成慧说,她在全省开设了第一个韩语班,但当时喜欢韩语的学生很多。 人少,很难建立良好的学习语言环境。 “当时每周只有四节课,班里有的孩子甚至在看其他科目的书,我在讲台上看着他们,心里很难受。”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赵成辉着眼于中国学生的特点。 将趣味记忆法、语言游戏、课堂文化体验等新的教学方法带入课堂。 没有课本,她就从领事馆借书抄写使用; 由于没有词典,她就托朋友从韩国邮寄了几十本书供学生查阅。 她还以自己的名义设立了“韩国语奖学金”,推荐学生到韩国企业实习、工作、留学。
赵成辉热爱教育事业,尤其关心贫困学生。 1999年,全椒的一名学生邀请她和恋人朴南奎去家乡看油菜花。 她发现该学生的家庭条件非常困难。 回到合肥后,她购买了电饭锅、电风扇等家用电器,送到了学生家里。 ,帮助改善生活条件。 “有一年,我推荐了一个学生去韩国留学,读了一年后,她突然说要放弃学业。” 原来,该学生的母亲病重,需要钱治病,难以支撑出国留学的费用。 “我感到非常抱歉。后来我告诉她不要担心。学习韩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放弃。” 后来,赵成辉推荐这名学生到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工作,在那里既可以挣工资,又可以补贴家用。 克服这个困难后,你就可以继续学习韩语了。 “她现在成为了一名韩国医生韩语外教,这很好,我也很高兴。”
除了自己的学生之外韩语外教,赵成辉还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多年来捐款教育学生。
搭建友谊桥梁合肥学院外教赵成辉:以搭建中韩友谊桥梁为己任,促进中韩交流
扎根合肥,她肩负着中韩交流的使命来到这里。 22年来,赵成辉热心推动中韩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成为中韩友好的“使者”。 在她的努力下,多所省属大学与韩国大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在师资培训、学生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她也长期热衷于推广汉语。 在她的推动下,家乡韩国瑞山市的82所学校陆续开设了汉语课。 合肥大学已连续举办十届安徽省韩语演讲比赛,并自2015年起与韩国顺天乡大学联合举办两届“合肥大学杯”韩国语演讲比赛,两项赛事已成为教育文化交流活动。 重要平台。
“这几年中国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合肥为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美丽。学生们非常自信、开朗、幸福,这也是一种体现发达文化的代表。” 赵成慧说,她说起中国,我对合肥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 她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她的工作,她会努力履行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 令她感动的是中国学生对她的尊重和爱戴。 每年教师节,毕业十多年前的学生都会给她留言。 节日祝福。
“我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我是中韩人文交流大使。在中国,我会向学生和中国朋友介绍韩国的方方面面;在韩国,我会播种把中韩友谊的种子播撒到我去过的地方。” 赵成惠说,她每天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和生活,因为周围都弥漫着中朝友谊的芬芳。
常晓晓 世臣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宛客户端 见习记者 甘杰 记者 钟红 摄影报道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peixun/10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