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向世界各地派遣数百万保姆,如何成为保姆帝国?
菲律宾是一个散落在西太平洋的群岛国家,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 国土面积29.9万平方公里,在世界197个主权国家中排名第72位,只能算中等国家。
但就人口而言,2022年菲律宾人口将达到1.13亿,排名世界第12位。 这是一个真正的人口大国。
▲菲律宾位于东南亚
菲律宾总人口中约有1200万人长期居住在国外,即所谓的“海外菲律宾人”。 这个群体也是继华人和印度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海外移民群体。
中国和印度侨民在海外工作的领域广泛,但菲律宾侨民的工作相对单一。 除了为世界贡献大量海员外(菲律宾是世界第三大海员来源国)香港英语普及率,女性在海外菲律宾人中所占比例超过61%。
超过30%的妇女从事家政服务。 她们也被称为菲律宾女佣,女佣甚至成为菲律宾侨民的代名词。
与法国红酒、古巴雪茄一样,菲律宾女佣是菲律宾的国民名片。 他们的优质服务受到发达国家和地区雇主的认可,足迹遍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集中于中国香港)。
▲菲律宾女佣培训
在崇高声誉的光环下,有不少菲律宾家庭因贫困而艰难度日。 妇女们要远渡重洋,肩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用她们柔弱的肩膀承受雇主的歧视。
在菲律宾女佣出海的过程中,这个群体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看似低端的家政服务业如何对菲律宾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菲律宾女佣在香港聚会
1.菲律宾“海外军团”
菲律宾作为一个面积有限的岛国,岛屿分散在海外,历史上未能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
1380年,伊斯兰教传入棉兰老岛和菲律宾南部其他地方。 然而,在吕宋岛和菲律宾北部的其他岛屿上,仍然有许多信仰本土宗教的小国家和部落。
▲伊斯兰教从中东传入东南亚
1522年,正在环球航行的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舰队到达菲律宾的麦丹岛。 麦哲伦登陆后被当地土著部落杀害,但菲律宾群岛从此纳入了西班牙的视野。
1542年,西班牙人以菲利普亲王(后来的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将这些岛屿命名为“Las Filipinas”,这成为该国名称“菲律宾”的由来。
1564年,西班牙殖民者黎牙实比率领远征菲律宾。 16世纪末,他基本控制了菲律宾中北部地区,并在吕宋岛建立马尼拉为首都,从此开始了西班牙对菲律宾的统治。
菲律宾的地位远不如盛产金银的西班牙美洲。 西班牙将其纳入美洲新西班牙总督辖区(首都墨西哥城)。
▲菲律宾被西班牙纳入殖民体系
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和新西班牙总督辖区阿卡普尔科(今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之间建立了固定航线,开始了“大帆船贸易”。
由于缺乏重视,菲律宾没有像美洲那样接收大量西班牙移民,西班牙语也未能在菲律宾本土人中流行起来。
▲马尼拉的帆船贸易纪念碑
西班牙对于传播天主教极为热心。 在殖民者的政策引导和胁迫下,菲律宾中北部大部分人口皈依天主教,而菲律宾南部伊斯兰教则保持稳定。
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使得菲律宾人在文化上与欧美国家趋同,形成了对外来文化更大的包容性。 天主教强调服从各级教会组织,也培养和塑造了菲律宾人的乐观和诚实。 善于包容,奠定了当今菲律宾女佣出国的文化基础。
▲菲律宾宗教地图
19世纪初,西属美洲地区全部成为独立国家,菲律宾在西班牙殖民体系中的地位上升。 但西班牙并没有像英、法等国那样建立起成熟的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西班牙已经没有能力发展海外殖民地。
19世纪末,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强势崛起,工业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为了扩大原材料产地、获得全球战略支点,美国于1898年挑起了美西战争。
美军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击败了衰落的西班牙,并夺取了包括菲律宾和古巴在内的许多西班牙殖民地。
▲美西战争
为了达到长期控制菲律宾的目的,美国开始在菲律宾广泛普及英语文化,意图对菲律宾人进行文化洗脑,增强其对美国的向心力。
建立美式教育无疑是一项重要举措。 当时菲律宾的美式教育除了教授英语外,还非常注重课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学习。 这既是美国的传统,也是经济目的。
▲20世纪30年代的菲律宾
当时,美国为了开发利用菲律宾的资源,急需大量初级技术工人。 美国在菲律宾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其中就包括家政教育。
美国工业经济的快速扩张创造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20世纪初第一波海外劳务输出浪潮出现在菲律宾。
最初,菲律宾工人像中国工人和其他亚洲群体一样,在美国修建铁路,参与工厂建设和生产,并逐渐形成较大的菲律宾移民城镇。
▲阿拉斯加菲律宾工人的木屋
19世纪末,受美国国内经济波动和民粹主义思潮影响,勤劳的旅美华人被认为是造成经济波动、同时抢夺美国人就业机会的“罪魁祸首”。机会。 尽管受到污名化,中国人和其他亚洲群体仍被限制进入美国。
然而,作为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人被授予“特殊的非公民国民地位”。 虽然他们没有完全享受美国公民的待遇,但至少可以正常去美国工作。
在美国教育下,大量菲律宾工人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这显然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融入美国社会。 当时美国经济蓬勃发展,许多种植园和罐头厂急需人力。 此时,许多菲律宾工人前往美国寻找工作并定居。
▲美国工厂
美国殖民时期,随着菲律宾美国人数量的增加和菲律宾中产阶级的壮大,对家政工人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许多菲律宾小学开设了各种家政课程,包括烹饪、家政、缝纫、育儿等。
四个世纪的外国统治使菲律宾人养成了顺从的性格。 西班牙给菲律宾带来了天主教信仰,美国则给菲律宾社会加入了英语元素。 宗教和语言与西方社会相似,再加上良好的服从性,菲律宾女佣深受美国雇主的青睐。
▲20世纪40年代的菲律宾女性
1918年开始,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家政服务人才,殖民政府开设了第一批家政职业高中。 它开启了菲律宾家政教育的潮流,并延续至今。
2. 国家名片
20世纪初,完成明治维新的日本成为太平洋西岸的霸主。 美国和日本正在太平洋地区争夺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日谈判破裂。 1941年,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日军南下东南亚,夺取英、法、美等国殖民地。
▲日本的扩张
驻扎菲律宾的美军无法抵挡日军,整个菲律宾沦陷了。 然而美国凭借强大的工业实力香港英语普及率,逐渐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1944年,美国收复菲律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浪潮席卷全球。 二战后,成为西方联盟领导者的美国保留了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和经济影响力。 1946年,美国将菲律宾主权移交给菲律宾政府,菲律宾效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
菲律宾和大多数殖民地国家一样,没能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美国的统治让菲律宾的农业商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香港英语普及率,工业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到1960年,菲律宾的人均GDP和GDP总量均居亚洲第五位。
▲1960年亚洲各国GDP排名
1965年,马科斯当选菲律宾总统。 他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继续充当美国在东南亚地缘政治的棋子。
1969年,马科斯在美国的支持下,借助选票贿赂、恐吓等手段,成功连任。 效仿美国的政治制度成为菲律宾政客争夺权力的舞台。
随着权力的巩固,马科斯开始大肆腐败,用他的亲信填充政府部门,菲律宾的贫困率持续上升。
▲马科斯
20世纪70年代,受全球经济波动和石油危机的影响,菲律宾经济持续下滑。 此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产业升级。 忙着赚钱的马科斯没能利用好机会接手西方转移的初级产业链。 菲律宾错失了绝佳的发展机遇。 韩国、中国台湾、香港等新兴经济体抓住机遇,实现经济腾飞。
传统农业和小型工业无法为年轻人提供太多就业机会。 不断上升的失业率点燃了菲律宾人民心中的愤怒。 马科斯想到了一个既能减少失业率又能增加人们收入的办法——向海外派遣劳动力。
过去,菲律宾人的海外工作大多是自愿的。 马科斯将海外劳务输送纳入菲律宾政府管辖,转移了公众注意力,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成为菲律宾政府稳定社会、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大量年轻人失业
1974年,马科斯政府颁布了《劳动法》。 菲律宾政府明确表示将保护海外劳工,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措施鼓励公民出国工作。
菲律宾允许私营就业部门参与招聘海外工人,但只有在菲律宾注册的公司或75%以上菲律宾公民控制的公司才允许参与招聘海外工人,从而保证了菲律宾政府的对劳动事务的控制。
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收入相对较低的菲律宾人出国赚钱的欲望更强烈。
▲菲律宾还是一个农业国家
20世纪70年代末,靠石油致富的中东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大批菲律宾男子涌入那里。 与此同时菲律宾向世界各地派遣数百万保姆,如何成为保姆帝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是菲律宾女工的主要目的地。 这些国家收入较高,劳动力差距较大。 菲律宾人讲英语,信仰基督教,因此移民政策相对宽松。
20世纪70年代,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地开始腾飞,承接西方产业转移,积极发展转口贸易。
▲亚洲四小龙
以台湾和香港为例,不少女性开始离家外出打工。 特别是大量港商来内地投资、务工。 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香港和台湾地区对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空前。
菲律宾距离香港和台湾较近。 菲律宾女佣凭借语言优势、政府支持、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良好的服从性,迅速填补了当地家政行业的空白。 他们还养成了在香港和台湾雇用菲律宾女佣的习惯。
▲香港街头招收外籍家庭佣工的广告
贫困是菲律宾女性出国当女佣的根本原因。 单亲家庭在菲律宾更为常见。 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很多家庭选择让女孩出去养家,把舒适的就业机会留给了男性。 在大多数菲律宾人看来,妻子和姐妹“领回家”是正常而无奈的选择。
随着越来越多的菲律宾女性在东亚和西亚担任家庭佣人,20世纪80年代末菲律宾劳动力中女性的比例超过了男性(男性主要是海员和建筑工人)。
1986年,统治菲律宾20多年的马科斯在一场兵变中垂头丧气。 此后,菲律宾政府继续推行海外劳工政策。
▲即使我喊也没有人听。
1987年,菲律宾政府将“海外工人福利基金会”扩大为“海外工人福利部”。 1988年,菲律宾将12月定为“海外菲律宾人月”,以显示政府对劳务输出事务和海外劳工的关心和重视,提升海外劳工的社会地位。
20世纪90年代,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效仿菲律宾修改劳动法,鼓励劳动力过剩的公民到国外工作。 菲律宾政府资助下的海外工人起步早,自然不希望泰国瓜分汇款蛋糕。
▲1965年至1986年菲律宾GDP
1999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为856亿美元。 同年,海外劳工每年向菲律宾汇回68亿美元汇款,其中菲律宾女佣汇款占40亿美元以上。 菲律宾女性占菲律宾海外劳务收入的一半。
为了应对泰国等国的挑战,菲律宾于1995年颁布了《移民工人和海外菲律宾人法案》,明确菲律宾政府必须保护海外菲律宾工人和移民的权益。 例如,为海外菲律宾人提供就业咨询信息和法律援助,建立各类基金资助项目,在菲律宾移民较多的国家设立专门的劳动管理机构等。
▲菲律宾总统府
2002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为843亿美元,侨汇为83亿美元。 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的6%上升到10%。 不断壮大的菲律宾家庭佣工群体已成为汇款增长的主力军。
▲香港菲佣聚会
3. 卑微的英雄
菲律宾女佣等海外务工人员的汇款给菲律宾经济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推动力。 从中受益的菲律宾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女性农民工。
20世纪末,随着菲律宾政府大力推进海外工作,菲律宾家政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菲律宾2000多所大学几乎全部开设家政课程。 菲律宾大学家政学院是菲律宾家政教育的领先者,提供7个学士专业、6个硕士专业和3个博士专业。
▲菲律宾国立大学
除学校教育外,菲律宾着力打造菲佣“黄金品牌”,为出国务工女性准备了完整的国内培训和教育,分为技能培训和语言培训两部分。
想要在国外担任菲律宾女佣的女性必须接受菲律宾海外劳工和就业管理局授权或颁发营业执照的机构的培训。 此类机构有1000多家,还有大量由菲律宾政府资助的菲律宾女佣学校。 在马尼拉等城市的街头,短期国内培训课程比比皆是。
在此期间,“未来的菲律宾女佣”必须接受菲律宾教育和技能发展局(TESDA)提供的菲律宾女佣培训课程。 培训时限最短为216小时,课程总数超过240门。
▲培训广告
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各种常见的家用电器,学会洗涤、熨烫甚至折叠各种面料的衣服,并打扫房间。 你还必须按照菜谱做适合雇主口味的饭菜,并照顾老人和孩子。 考核合格者将颁发菲律宾国家技术证书NCII,有效期5年。
欧洲、美国、中东、香港是菲律宾女佣的主要目的地。 菲律宾女佣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握基本的英语、阿拉伯语、普通话和中国粤语方言。
▲熨烫培训
在菲律宾政府的法律保护和大力培养下,菲律宾女佣作为全球品牌的声誉逐渐形成。 它已像法国红酒、瑞士名表一样成为高端生活的必备品。
2015年,菲律宾人的平均月薪为279美元,而在雇主提供食宿的情况下,菲律宾家庭佣工的平均工资超过600美元。
较好的收入吸引了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菲律宾女性加入菲律宾女佣队伍。 如今,菲律宾女佣大多拥有中专以上学历。 他们中很多人是教育学、心理学、会计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一些菲律宾女佣还拥有护士和医生资格。 或教师执照并能说流利的英语。
▲菲律宾大学家政专业课程
菲律宾女佣被菲律宾政府称为“新民族英雄”。 自20世纪90年代起,每逢圣诞假期海外菲佣回国探亲,政府都会在机场铺设红地毯给予隆重欢迎,甚至还会受到总统的接见。
每当菲律宾国内选举时,他们也是政客拉票的目标。 菲律宾政府还设立各种活动和奖项,表彰海外菲律宾人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菲律宾总统会见海外女工
尽管菲律宾女佣的黄金品牌日益强大,但这个群体在工作的地方仍然遭受着排斥或歧视。 1995年,一名菲律宾女佣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反抗强奸后刺伤了雇主,被判处100下鞭打和4万美元的巨额罚款。 进入21世纪初,此类事件在中东地区仍时有发生。
香港作为靠近菲律宾的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最大的菲律宾家政工人群体。 截至2022年,香港有近23万名菲律宾籍家庭佣工,占香港所有外籍家庭佣工超过55%。
▲香港中环的菲律宾女佣
菲律宾女佣与雇主之间的雇佣关系本质上是不平等的。 香港法律规定,家庭佣工与雇主的合同一般为两年,期间不得随意跳槽,而雇主解雇菲律宾家庭佣工则相对容易。
据港媒一项专题调查显示,近50%的菲佣抱怨自己每天工作15至16小时,28.7%的“菲佣”工作11至14小时。
一些“菲佣”还抱怨,即使是周日这样的法定假日,他们仍然要早上出门、晚上回到雇主家工作。 一些菲律宾家庭佣工还必须帮助雇主在私人工厂和企业工作。
▲2014年,一名印尼女佣被香港雇主虐待
尽管工作很辛苦,但这些家庭佣工的工资往往只高于最低工资。 2022年香港平均月收入约为16000元,而香港菲佣平均月收入只有4000+。 与香港本地人的收入差距非常明显。
即便如此,香港菲佣的收入仍普遍高于菲律宾白领。 然而,为了赚钱并早点回家,家政服务员往往不得不答应雇主的苛刻条件。 例如,工作太多,被迫睡在厕所隔间里。
▲菲律宾女佣背部被雇主恶意烧伤
香港《入境条例》规定,外国人在香港定居连续七年,就有资格申请成为永久居民。 不过,这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 即使菲律宾家庭佣工连续定居香港七年,政府也可以拒绝承认其资格,享有永久居民的各项权利,例如投票权、医疗服务等。而且,一旦外籍家庭佣工被解雇,如果她在14天内找不到新雇主,她将被驱逐出境。
2011年,香港再次审查外籍家庭佣工获得永久居留权的问题。 在大量当地民众的抗议下,外籍家政工永久居留的梦想破灭了。
▲反对外籍家庭佣工取得居留权
受到歧视和排斥是菲律宾女佣品牌走出去必须面对的问题。 菲律宾女佣品牌的成功也给菲律宾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人甚至称菲律宾为“女佣之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菲律宾政府成员多次提出法案,呼吁限制过多女性出国当家政服务员。 然而,面对现实的经济状况,这样的建议往往落空。
截至2022年,菲律宾1200万海外移民中,41%为以工作为主的短期移民,当年为菲律宾带来近400亿美元汇款,约占菲律宾GDP的10% 。
▲菲律宾女佣入境香港
作为菲律宾海外工作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律宾女佣贡献了超过30%的海外汇款。 她们是菲律宾民族的英雄香港英语普及率,但她们也是被迫面对家庭贫困的母亲、妻子和女儿。
菲律宾女佣远离家乡,为家人努力工作。 他们的辛勤工作塑造了菲律宾的国家声誉。 许多来自贫困地区的菲律宾女佣确实通过海外打工改善了家庭条件。
▲菲律宾奎松市的贫民窟
为了脱贫,他们被迫放下对家庭的照顾,到异乡打拼。 歧视和不公正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每天都必须忍受。
出于经济需要,菲律宾政府和个别菲律宾家庭佣工都不会停止出国工作。 菲律宾人要想摆脱身为菲佣所带来的尴尬和无助,就必须从改善国内经济状况入手。
▲菲律宾女佣生活是否幸福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xians/1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