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问题| 尹小黄:美国华裔文学如何塑造华人形象?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美国华裔文学如何塑造华人形象?
——独家专访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殷小黄
中新社记者 马秀秀
自1854年华人移民在美国出版第一份中文报纸和1887年第一份英文文学作品以来,美国华裔文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记录。 百年来,中国文学如何反映美国华人群体的形象变迁? 中国文学应该如何突破并增进美国人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近日文学英语,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西方学院终身教授尹小黄就上述话题接受了中新社《东西方问答》专访。
访谈实录总结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撰写的《美国华裔文学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关于美国华裔文学最详尽、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您认为不同时期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如何反映这一群体形象的变化?
尹小黄:根据中国人在美国的经历,中国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是“早期时期”,即从19世纪中叶美国“淘金热”兴起到20世纪40年代。 此时的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主要表现出两种形象:艰苦奋斗和对祖国的怀念; 以及抵抗、愤怒和诉求。 1848年至1882年是华人自由移民美国的时期。 当时,不仅“淘金热”吸引了中国移民,美国还因为西部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中国招募华工。 中国文学作品大多描写华人移民在美国的辛苦劳作和怀旧情怀。 1882年,美国通过了《排华法案》。 随着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不再需要中国工人。 中国移民成为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并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受害者。 从1882年到1943年美国排华法案废除,中国文学中的华人形象更多地充满了愤怒、无奈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
中新社发 卢伟 摄 《src="" title="2016年5月,《急先锋》版权签约仪式在洛杉矶举行。 剧本由美籍华人李金阳编剧,讲述了一百年前数千名华工漂洋过海修建北美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 中新社发 卢伟 摄”/>
2016年5月,《急先锋》版权签约仪式在洛杉矶举行。 该剧本由美籍华人李金阳编剧,讲述了一百年前千名华工漂洋过海,修建北美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 鲁伟 摄 发中新社
二是“转型”,即从1930年代到1960年代、1970年代。 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大萧条。 为了稳定社会,罗斯福新政提出改善劳动条件、促进种族平等。 二战爆发后,美国需要联合中国共同对抗日本。 1943年,排华法案被废除,大批华人移民成为美国公民。 与此同时,第二代华裔美国作家出现。 他们的作品转而寻求证明华人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并展示华人融入美国社会的形象。 中国移民从来没有被美国社会排斥到开始被接受的地步。
第三个是“当代”,即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是重塑中国人形象的时代。 美国于1964年通过《民权法案》,1965年通过新移民法文学英语,给予华人与其他国家移民同等的机会。 20世纪60年代也是美国社会多元文化、多种族政治兴起的时代。 此外,大量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 美国大大提高了在美受过教育的华人比例文学英语,很多出生在美国的华人作家也逐渐成熟。 包括马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和艾米·谭(Amy Tan)在内的一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此时,华人的形象转变为地道的美籍华人,保留了中华文化传统,如勤劳、有教养、诚信务实等儒家文化优势,旗帜鲜明地反对种族歧视。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src="" title="2011年11月,首届“中美文化艺术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著名作家谭恩美(中)结合自身经历探讨了中美文化的异同。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2011年11月,首届“中美文化艺术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著名作家谭恩美(中)结合自身经历探讨中美文化的异同。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总之,如果说美国华裔的文学形象早期是无奈、中期是被动的话,那么现在他们正在积极重塑中国人的形象,并开始在美国科技、科技、科技等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经济、教育甚至政治。
中新社记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开始进入美国文学主流。 您如何看待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
尹小黄:美国华裔文学进入美国文学主流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造就英雄”。 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过了民权法案和新移民法,越南战争迫使美国重新审视亚洲。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信息革命和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世界进入全球化。 中国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1965年以来,华人人口大幅增长,中国电影、电视、餐饮在美国普遍受欢迎。 美国社会迫切需要了解中国。 这些都为中国文学进入美国文学主流提供了机会、空间和市场,更多的中国作家开始大显身手。
如今,美国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学选集都有唐婷婷等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国文学开始受到美国主流文学的关注。
中新社记者:有一种说法是,海外华文文学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学的“老歌新歌”。 根据你的观察,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尹小黄: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准确。
美国华裔文学可分为两类:中文作品和英文作品。
就中国作品而言,由于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东西方问题| 尹小黄:美国华裔文学如何塑造华人形象?,严歌苓等用中文写作的中国移民作家属于比较典型的中国现实主义流派,其创作风格带有中国“伤痕”文学的痕迹。 。 电影《青春》可以看作是怀旧和青春文学的再现。 就此而言,可以说,美国华裔文学作品源于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海外分支。 毕竟中国作品在美国的市场有限。 基于创作背景和读者需求,作者必须紧贴中国文学和市场。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src="" title="2017年12月,电影《青春》在北京举行首映礼。 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2017年12月,电影《青春》在北京举行首映式。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但英文作品却完全变了样。 中国的英文作品实际上是美国式的思维和文学流派。 写作技巧、主题选择、文体风格等首先适应美国读者的需要。 比如唐婷婷的代表作《女战士》就与中国文学完全不同。 只能说是诞生于美国社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文学。
中新社记者:目前,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主要受众有哪些? 哪些因素影响美国华裔文学的受众范围?
尹小黄:华文作品的主要受众是华人读者,尤其是华人新移民。 这个群体受过高等教育,精通中文,热爱阅读,与中国社会联系密切,因此有兴趣和需要了解中国作品。
中国英文作品的受众主要是美国中产阶级。 例如,唐婷婷的作品深受美国主流女性的欣赏和喜爱。 她也因此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总统文学奖的亚洲女作家。 一部作品想要在美国取得成功,尤其是文学,首先必须打动美国社会的主要阅读群体,即中产阶级女性。
尽管华裔文学如今已成为美国文学主流的一部分,但在营销等方面仍被习惯性地贴上“华裔作家”的标签。 虽然标签可以带来特定的市场群体,但华裔作家首先是美国作家。 美国华裔文学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摘掉“中国”的标签,才能被美国社会完全接受。
中新社记者:美国华裔文学在增进美国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了解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您认为我们如何才能突破并获得更多的美国读者?
尹小黄:美国华裔文学不仅是增进美国民众和中国社会了解的一个渠道文学英语,也让美国民众了解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美籍华裔作家想要赢得更多美国读者,首先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站在美国主流社会的立场思考中国故事,突破某些既定的主题和框架。 不仅要考虑主流社会的需求,还要考虑受众的反应。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在跟谁说话、在说什么、如何说话以及在与谁说话。 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观众对中国文化相对陌生。 例如,如果将“Anti-Japan War”的缩写翻译成Anti-Japan War,我的美国学生和同事就会质疑中国是否对日本有偏见; 但稍加改动,翻译成抗日战争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要考虑中西风格的融合。 唐婷婷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她以美国文学为载体,并从中国传统故事中获得灵感。 这些灵感打破了英语思维模式,也让美国评论家和读者耳目一新。
第三,华裔文学还需要建立自己的书评、出版、营销支撑体系。 在美国,书评制度极其重要,但中国文学目前缺乏完整的书评制度。 只有创建自己的文学评价体系,华裔文学乃至中国故事才能在海外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超过)
受访者简介:
尹小黄是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美国西方学院终身教授。尹小黄供图
尹小黄,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西方学院终身教授; 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英文著作有《华裔美国文学史》、《华裔美国人与中美关系》等,以及中英文论文百余篇。 参与编辑多部有关中国移民和跨文化交流的学术著作,包括《新美国人民:1960年以来的美国移民》(哈佛大学)、《美国巴别塔:关于语言、移民和翻译的论文集》 ”(哈佛大学)等。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wj/10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