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大学退学重读:重来不易,有人如愿,有人认“命”
小琳从南开大学退学进入复读时已经20岁了。 她以前的同学都已经进入大三,开始准备毕业了。 她又重新拾起高中科目。 三年前让她头疼的话题并没有因为“再来一次”而变得容易。 小林从大学退学重新开始“重启”并非孤例。 此前媒体报道,国内部分高校在国内部分高校的公告中将退学的“个人原因”明确表述为“想退学重新参加高考”。 2019年,从浙江大学化学系学医退学的硕士生张云哲重新参加高考,拿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保健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高考再次以699分获得襄阳市理科第二名...
“从大学退学回到学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讨论话题。 到目前为止,它拥有13,000名粉丝,1,617条帖子被转发,1,635万次浏览。 在网络的角落里,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寻求退学复读的帮助,也有人在分享自己重新参加高考的经历。 对于这一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大学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大方向和原则,从课程设置到评价体系等各方面改进工作。 ”。
遗憾未能考上高考
入学一年后决定复读
来自广西的刘莉莉参加了2021年第一次高考,今年她获得了563分(文科)。 对她来说,这是失败的结果,但作为家里第一个通过重重考试的孩子,家人认为这已经是最好的成绩,“复读”是根本不应该考虑的选择。
进入湖南工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后,刘丽丽仍会反复查看当年各“顶尖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我想象一下,如果我当时能考得更好,如果我是这些学校的学生就好了。” 高考的失败和遗憾一起构筑了围城。 刘丽丽花了半年的时间,还是没有找到出口。
2022年3月21日,这个日子,刘丽丽还记得清清楚楚。 那一天,她终于下定决心,退学去参加2023年高考。
“我把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作为第二次高考的目标,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刘丽丽说道。
2022年6月,决定退学复学的一天晚上,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沉艳芝给父母发了一条近5000字的信息,详细讲述了她这一年来的内心挣扎。在大学。
长达一年的内心挣扎学英语专业后悔了,用沉彦之的话说就是“对现状的不满”。 而她也清楚地知道,这种不满和差距的直接根源就是对一年前高考成绩的遗憾。
▲ 沉彦之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退学
2021年,沉艳芝在户口所在地湖南作为历史考生参加高考,以565分的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高中那年,由于一些人际关系的原因,我的成绩波动很大,而且缺乏自信,所以期末成绩并不理想。” 但因为重考高考的风险,沉彦之并没有直接选择复试,而是抱着“勉强接受”的心态进入了大学。 大学。
“接受”和“适应”贯穿了沉彦之的整个大一。 然而,对学历和未来的焦虑,依然消解了很多人当下生活的意义。 除了繁重的功课和社团活动,沉彦之总是被一种强烈的“无意义”感所包围。 这没有多大意义。 虽然整个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好,但我也深知它无法提供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
事实上,很多学生都会把希望寄托在“考研逆袭”上,以填补高考的遗憾,沉彦之也不例外。 大学开学不久,沉彦之就给自己定下了去985、211院校考研的目标他们大学退学重读:重来不易,有人如愿,有人认“命”,但到了大一结束的时候,沉彦之逐渐意识到,“如果我的大学生活总是埋在高考不及格的阴影,然后想通过考研这种绝望的方式来改变,那整个大学生活就太扭曲了。”
2022年高考季的到来,带来了变革的契机。 沉彦之一直在密切关注高考的动向,“我发现我还是没有放手。”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想法在几天内疯狂地增长:“为什么我不能从头再来,再花一年的时间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平台呢?”
▲申妍芝复读
仔细评估了自己各科的能力水平后,沉彦之退学复读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在发给父母的5000多字信息中学英语专业后悔了,除了她自己的挣扎和想法外,她还明确说出了她对风险的假设:“我把这一切都放在表面上,但我也告诉他们,‘这是怎么回事? ?而且不会比 2021 年更糟糕。”
最终,沉彦之选择了退学复读的方式与一年级高考的成绩和解,也与自己和解。 这也反映了大批退学、复读学生做出决定的原因——填补过去高考的遗憾,满足自己。 一级大学的愿望。
从名校退学的学生
在期望和现实之间做出决定
据此前媒体报道,2018年,王宇航以697分考入清华大学。由于所读的自动化专业与自己预想的不一样,学习一年后,王宇航私下办理了退学手续在他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 但王宇航告诉记者,“我非常有信心第二次高考考上清北。” 2020年,王宇航以襄阳理科第二名的高分再次考入清华大学,并如愿选择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2019年,从浙江大学化学系退学攻读医学的硕士生张云哲重新参加高考,收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据他说,当时学习化学是一个错误。 尽管家人坚决反对辍学,但学医一直是他的梦想。
对于这些从知名院校退学的学子来说,似乎很难从“求学”的角度来解读他们。
▲ 2020年,小林收到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
2021年,南开大学二学年,小林因为成绩和专业问题,精神状态急转直下。 “上课的时候,我感觉一个字都听不懂,心里只有焦急。 有时我什至放弃考试,自杀。 的想法。”
2020年贵州省高考,作为理科生,小林获得了651分。 因为对统计学感兴趣,综合考虑后她选择了南开大学的科学实验班。 高等代数,还包括大学物理和c语言等课程。
“我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学习,比如每天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课后自习、周末辅导。”小林说。 同时,由于课程难度较大,大一的学习生活让她感到身心疲惫。 大班分到物理学院后,小林表示自己跟不上课程节奏。
成绩、竞争、同龄人竞争的压力一点一点作用在小琳身上,加剧了她的焦虑。 但当她一再用“可怕”来形容自己时,周围人的期望却只增不减。 也许是因为她属于高考“优胜者”群体,又也许只是因为名校的称号。 。 “外界的压力首先给了我的父母,然后他们又进一步给了我。”
“我想过转专业,但我达不到转专业的要求,所以我只好继续学习物理。” 当他即将进入大三,周围的人都开始为未来谋划时,小林不仅看不清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还面临着可能延期(延迟毕业)的风险。 当眼前的路似乎不再清晰时,退学重新读书,对于小林来说,只是“以退为进”。
“大三开始的时候,我决定退学,然后我在贵州遵义找到了一所复读学校。” 2022年9月学英语专业后悔了,小林向辅导员提交了退学申请,从天津回到贵州遵义。 两年前,她从这里参加高考,考入南开; 两年后,她又回到了这个最初的起点,准备再次跨越“独木桥”。
来自贵州的小明(化名)在读高中时,曾是当地文科第一名。 目标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然而,他高考失败了。 当他读完西南财经大学大一的课程后,他仍然无法释怀。 他学业压力很大,生活没有斗志和动力,也不喜欢室友。 “我渐渐觉得,在这里继续学习后,以后考研不适合我,也行不通。从那时起,我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退学,复读。” ” 小明说道。
一天晚上小明思考到凌晨5点,觉得自己可以承受辍学复读的风险和压力。 那天,他鼓起勇气给妈妈打电话,说出了自己复读的想法。 起初,他的父母不同意,但最后父亲对他说:“你可以第二年参加第二次考试。” 2019年夏天,小明仍然选择退学复读。
重置时钟
“重来一遍”会让考试变得更容易吗?
收拾好行李回家的那天晚上,刘莉莉躺在床上,不断地拷问自己,自己当初的选择。 她看不清自己退学后会面临怎样的处境。
复学第一天,刘丽丽就需要改变一年多的生活习惯。 她早上6:00起床,重新调整时钟,准备高考。 刘莉莉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产生后悔的念头,“之前在大学度过了相对轻松的一年学英语专业后悔了,然后回到了一个非常紧张的环境,对生活有一点‘怀疑’,但是我再也没有过过以后的生活。一切都结束了。” 这些动摇的时刻往往只出现在重复过程中的某个时刻,转瞬即逝,但整个重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方面,也夹杂着无数的情绪和感受。
刘丽丽说,这是一段非常安静的时光。 她的复读班大部分都是当年高考落榜的学生,她是唯一一个退学的人。 留级的这一年里,刘丽丽很少主动和同学交朋友。 “我不在乎他们怎么看我,这一年我学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如何与自己相处。”
▲刘丽丽手机上的地理复习题
小琳进入复读学校时已经20岁了,同年龄段的同学都已经进入高三了。 当同龄人开始准备毕业时,小琳又重新拾起了高中考试的科目。 三年前让她头疼的话题并没有因为“重来一遍”而变得容易。 “从大学到高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我生物和化学不好,两年后基本就忘记了。最后这两科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改善,直到高考。”
“当我第一次开始复读时,我非常沮丧。当我和朋友打电话时,我总是哭。” 小林告诉记者,他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对父母的愧疚。 “我浪费了他们的精力和金钱。之前大学里成绩不佳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罪人。”
对于备考情况,4位受访者认为与高考第一年没有什么区别。 但退学重新读书并不仅仅意味着重新走以前走过的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退学复读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退学、复读现象的背后
这不仅仅是个人选择
又经过一年的努力,沉彦之没能考上她梦想的985和211。 沉彦之坦言,看到今年高考成绩后,她想过再来一年,但最终还是决定慎重选择自己喜欢读的学校和专业。 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她愿意接受这个新的挑战。 因为这一年也让她明白,自己应该适时“跳出”高考的思维。
▲刘丽丽进入复读前发的朋友圈
小明也成为了上海财经大学的一名大学生。 刘莉莉如愿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但她表示,退学更重要的是给了她重新开始的勇气。
小林今年考试得了638分。 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高中的成绩大致在这个段。 当年,她出色的表现“足够”去南开,但今年的成绩却让她有一种“命运感”。 与第一年选校相比,这次她会优先考虑专业难度和未来就业方向,“无论如何,我会更加仔细地规划未来的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我还会也积极参加一些比赛。”
对于当前部分大学生辍学复读的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 “大学和学生是相互的选择。学生选择是否上学,去哪里上学有选择,比没有选择要进步。”
楚朝晖表示,一方面,这是个人的选择。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选择重复是正常的,应该理解和支持。 但如果学生长期持续复读,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资源来说都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此外,还有大量大学生辍学复读并不完全出于个人主观意愿。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为学业困难、专业不适合、或者大学生活的期望与现实存在差距而选择退学。 这也体现了当前大学教育的存在。 一些问题,比如转专业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单一……因此,如果从大学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褚朝晖认为,当前大学教育的趋势需要调整并改进,即针对学生。 向中心方向发展。 大学应该在这样一个大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评价体系。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学生的幸福提供必要的环境。” 健康)状况。”
红星新闻记者 陈清源 实习生徐宜琳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peixun/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