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985年后出生的女孩在国外创办了一家公司,从事汉语教学。第一天上课,她就被“了”字难住了
刘畅
1985年以后出生的女孩,原是中山大学国际中文学院的中文老师。随后,她被孔子学院总部派往纽约,在当地孔子学院教授汉语。两年任期结束后,他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在,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我们拥有自己的汉语教学机构,致力于通过语言教育向国外输出中国文化。
刘畅立志弘扬中华文化,让更多人熟悉汉语。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各种中文的词语开始流行。”在歌曲《汉语》走红前一年,刘畅选择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如今,她的中国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她曾自豪地说,如果她学生所在的国家在地图上插上国旗,那么世界上几乎到处都是国旗。
为不同国籍的学生“定制”教案
“我想传达的不仅仅是意义,更是文化。”当他从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时,刘畅并没有按照大多数同学的选择,报考当时非常热门的外语专业。相反,他选择了对外汉语教学。 2010年9月,刘畅顺利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攻读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学位。
大学时光为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刘畅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外国奥运火炬手的翻译。他还担任2008年国际自行车联盟小轮车世界锦标赛的翻译。
在这些“实战”中,刘畅发现很多外国人对中国存在一些误解。 “他们有强烈的沟通欲望。但如果我只是做翻译,我觉得我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此时,刘畅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一名对外汉语教师一对一外教汉语,把中国文化带向世界。并通过语言推广实现发展。
2012年,研究生毕业后,刘畅在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担任对外汉语教师。
第一天进入教室时,刘畅信心十足,但很快她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她在学校成绩优秀,但真正面对学生时,她发现自己缺乏经验,连一个小小的“了”字都很难向学生解释清楚。
“比如,‘我要走了’、‘他很有钱’、‘我吃完了’,这些‘离开’有不同的含义。有的放在句末,表示句子完成,有的放在句末,表示句子完成,有些用来表示情况的变化。”刘畅发现一对一外教汉语,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区别,需要大量的经验来教他们。对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尽量用当地的语言规则来讲解中文。 “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更是文化的载体。你教他的时候,不仅是从中文的方向输入,还要站在他本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因此,同一门课程是针对不同国家的。对于学生来说,刘畅需要同时准备五六个教案。
“一开始,同学们问了很多问题,但我都听不懂。我能做的就是请同学们给我时间,让我思考。下课后,我和同学们进行群聊。”朋友们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刘畅表示,学院的其他老师给了她很多帮助,因为中大有“教书育人”的制度。有经验的老师会为新老师提供支持,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和内容。同时,前两年,中大教研团队每个周末都会对新教师进行培训。这些年来,刘畅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去最繁华的国际城市教中文
2015年,当刘畅看到国家汉办正在向全国孔子学院招聘教师时,她感到非常兴奋。在中大的几年里,她积累了大量的课时,教授各种类型的课程。 “如果这个时候我能出国实践和传播汉语,那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我想尝试一下。”刘畅回忆道。
刘畅在孔子学院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当时她担任了三个职位,而且都在纽约。她必须选择最繁华、最具挑战性的地方来教中文。
“有很多差异。”在谈到外教的差异时,刘畅感慨地说一对一外教汉语,最大的差异是语言环境的差异。虽然在中国上课时间有限,但课后,学生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教室继续练习汉语,比如逛街、吃饭、逛街等。
然而,国外的情况并非如此。 “他所处的环境有限,下课后,他可能就没有机会再练习中文了。所以上一节课,我以为学生们已经掌握了90%,但下一堂课,我发现只剩下了30%” ”。刘畅开始调整教学方法,每堂课只设定一两个目标,力争在课堂上很好地实现目标。 “比如这节课是关于打车的,下课前你就能学会怎么打车,怎么说左转、右转,怎么付钱等等。”刘畅说道。
刘畅介绍,在国外学习汉语的人对汉语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孔子学院有很多祖父母级的学生。他们都有中国情结,退休后就开始学习汉语。大多数来学习汉语的大学生都有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希望汉语能够成为他们未来发展的助推器。也有一些人曾经在中国学习或生活过,对中国有不同的情感,所以他们不想放弃汉语。
给刘畅印象深刻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第一次见面时,老人背着一个军绿色的斜挎包一对一外教汉语,上面有雷锋的头像。当时他就觉得这个外国人还蛮有趣的。后来,刘畅发现自己的中文非常好。原来,老人曾在国内工作,并与妻子在北京生活了近十年。夫妻俩非常喜欢北京。返回纽约后,老人不想断绝与中国的联系,于是他来到孔子学院继续学习汉语。
“我去他家做客,看到家具都是中式的,都是从北京空运过来的。现在他们每年都会来中国旅游。”刘畅说,对于这位老人来说,汉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语言是“血液”中的东西,这种情感回国后还要延续。
当然,在教学中一位1985年后出生的女孩在国外创办了一家公司,从事汉语教学。第一天上课,她就被“了”字难住了,你也会遇到一些可笑的事情。 “比如,在一堂关于饮食文化禁忌的课上,有学生告诉我,在中国吃饭时,如果中途离开去洗手间,就必须往碗里吐口水,以证明这碗饭是你的。”刘畅表示,这名留学生并不是开玩笑说的,而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向她求证。再比如,国外的中餐馆里有幸运饼,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特色,但在中国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美国人认为最正宗的中国菜是左宗棠鸡,但这也是一个误解。
渐渐地,有的同学会想从刘畅那里了解马云,有的同学会告诉她,自己用的是小米手机。刘畅很高兴看到外国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误解在逐渐减少。 “现在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中国。过去我们出去把中国的东西带出去,现在很多人想进来(中国)主动去了解中国,这样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就会客观得多。 ”
刘畅与著名作家白先勇合影。将中国科学技术带入中国教育
我在中大任教时,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暑期交换生。刘畅给她上了暑期汉语课程。她本应暑假结束后返回中国,但由于喜欢中文,她留在了广州。刘畅当时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她说会继续系统学习汉语。
后来女孩去了一家中国公司实习,两人只是偶尔通过微信交流。刘畅通过微信进一步了解了女孩的近况。后来她发现意大利女孩的朋友圈从一开始的一个中文单词变成了一句话,最后变成了一整段地道的中文,“如果不看头像,我还以为是一个中国人发的朋友帖。 “现在,这个女孩已经成为欧洲啤酒品牌在中国的代理商,并结识了来自中国各地的朋友。
当年,她为这个女孩种下一颗中国的种子,并且开花结果。这种教学上的成就感让刘畅非常自豪。
孔子学院两年任期结束后,因中大院系调整,刘畅留在美国,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在几年的外教过程中,她发现美国对汉语的需求很大,但专业教学的人却很少。
在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刘畅于2018年3月注册了公司。找网站、做设计、整理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向等一系列事情都是她自己处理。
凭借多年积累的良好声誉和人脉,学生们开始陆续前来上课。 2018年暑假,刘畅的公司开始正式运营。
刘畅的教学地点在曼哈顿市中心,他租了一个共享空间来上课。他的学生主要是商界人士和其他精英群体。 “现在场地有限,商界人士都在挤时间来上课,所以学生们只能接受一对一的授课。”刘畅表示,其实一对一教学非常耗费精力。等公司成熟了,会考虑小班教学,未来也许可以这么做。做大做强,但“做精”的理念不能变。
刘畅未来的计划是,在建立了良好的商业市场后,向青少年教育领域拓展。在她看来,青少年应该是汉语学习的主力军。 “我想把国内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加入到教学中,把汉语和高科技的优势结合起来,给孩子们一种启蒙,让他们对中国产生美好的向往。”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新闻工作室
采访及采写:南都记者叶紫文、邓惠珍。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fudao/2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