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三十年,我们在学什么英语
80年代的英语学习揭示了中国英语对英语世界长期封闭的好奇心; 90年代的英语学习充斥着“北京人在纽约”的文化冲突焦虑; 繁华传给外人的骄傲。
“昨天的英语节目是你做的?”
1982年1月6日,中央广播局(现并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张相山走进中央电视台电教部办公室,询问问题。
徐雄雄主任和同事们面面相觑。 就在前一天晚上18点20分英语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他们改编的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Follow Me》,以下简称《Follow》)在央视播出。
许雄雄支支吾吾地承认节目是用英国BBC的现成素材编的。 “我没用外汇,只花了点人民币。” 我的同事正要过来打圆场。
“看到了,”张相山转身离开,留下两个字,“很好!”
没有人预料到随之而来的轰动。 中国日报同年报道称,“《关注》在中国有1000万观众,与我国电视台数量相当。”
政治的乌云刚刚散去,学英语的热潮席卷大地。
随着出国潮的兴起和考试制度的建立,这股狂热被饥渴已久的土地吸纳定格,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一成不变的风景; 而回首三十年,狂潮的暗流似乎来得非常早。 端倪揭晓。
“你要杜松子酒吗?”
1981年9月英语应该从哪里开始学,花凯瑟琳来到北京。 这位说话慢条斯理的红发伦敦女孩后来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花可琳。
大国风云突变,才三年时间。 1978年,国民政府恢复出国选拔考试,中国向41个国家派出480名留学生。 50多名留美留学生参加卡特夫人为邓小平举行的招待会后,在服务台甚至分不清自己穿的是哪件大衣——西装和呢子大衣全是卡特夫人定制的教育部。
当他们在大衣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时代的变迁让人无法抗拒。 《北京日报》1978年发表文章,号召“努力掌握外语这把武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贡献”。 同年召开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整合渠道一经打通,便迅速扩张。 到1985年,中国共派出公派出国留学人员2万人次; 更重要的是,1981年,华克林刚到中国,国务院就颁布了《自费出国留学暂行规定》,真正点燃了热情学英语三十年,我们在学什么英语,托福考生人数从当年的285人迅速攀升1986 年增加到 18,000 人。
也是在1981年,首批公派留学生胡文中从澳大利亚归国,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副主任。 出国前,他还在建国饭店召开的外语教材发布会上,将大众对英语教材的期待描述为“等饭煮”。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许雄雄在BBC考察时看到了《Following》的样片,找上门来请来老同学胡文中,与前法文版主持人花华共同制作中文版节目克林。
《追随》卖到日本,赚了几十万英镑; 英国人猜测,封闭已久的中国不会接受一套充满西方生活方式的教育片,所以只花了几千英镑,出人意料地被录取了。
《跟随》播出当年,中国就有29个县市对外国游客开放。 松下电器等国际巨头纷纷进入中国。 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急需语言搭建桥梁。 因此,《追随》创造了一系列难以复制的奇迹。
因为宣传单的出版,《电视周刊》的订阅人数一下子增加了50万; 正式出版的教材第一册销售数百万册; 配合上图; 二机部自发成立了“跟风”学习小组,把节目录下来,反复听看,模仿表演,还特地请来了胡文中观看。
学英语的热潮也得到了高层的认可。 邓小平先后指示留学生要“数以万计,不只十个、八个”; 摒弃极端“左”倾思想,“留学生管理制度也应该改变”。 学点东西”。
高层意志有力推动了这个集体主义意识依然浓厚的国家对外开放。 “两人外出必须结伴同行”、“不得收看非新闻影视节目”等规定逐渐取消,学习英语逐渐成为时尚。
《跟随》播出那年,英语阳陆军总医院的小战士董立正,因为英语好,登上了《新闻联播》; 日本人和世界语的事迹。
1984年,英语作为主科进入高考。 两年后,职称评定也与外语水平挂钩。
在冰雪初融的岁月里,《追随》也成为人们了解西方生活方式的窗口。 在呼和浩特某酒店,服务员问花可琳:“您好,要来杯杜松子酒吗?” 伦敦女孩最终得到了一杯茶——当然,这里没有杜松子酒,服务员只是在练习他在节目中的台词。
“我希望他不明白”
1990年代初英语应该从哪里开始学,在《追随》播出10年后,华克林第一次回国。 人们仍然认得她英语应该从哪里开始学,偶尔她也很粗鲁。 街上一个年轻人对她说:“你变老了!”——仿佛在宣告一个时代。
80年代后期,大学英语四六级相继实施; 1990年,亚运会来到北京。 这个现在看来规模有限的赛事,是当时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 ,掀起了新一轮的英语学习热潮。
全国看同一个节目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 早在1985年国家放宽中国公民出国探亲的条件后,人们就千方百计地找关系、出国,逐渐熟悉了另一个世界。 将英语学习更深入生活的应用需求,“疯狂英语”、新东方等民间英语教学机构不断兴起,热潮的暗流也初现苗头。
1993年,从美国归来的艺术家徐冰进行了一场势必引起争议的行为艺术:在王府井大街的一家画廊里,他让印有拉丁字母的公猪与印有中文的母猪交配。人物“天书”。
陈丹青将其解释为“既被西方惹恼,又生自己的气”。 我之所以这么理解朋友的心情,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 这位1982年到美国的画家回忆说:“我们以为我们可以和西方交流,但我们发现他们不想和你交流,除非我们聚在一起和他们交流,和他们交流他们自己的语言——我们出国时的语言准备。太不一样了。”
查建英把中国比作一个封闭已久的村庄。 村里的人才到外地去了,发现很多事情完全超出了他的视野和想象。 两人的关系很不融洽,甚至有些紧张。
进一步交融的无奈感,随着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热播,在民间得到了普及,剧中的台词大家都耳熟能详:“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地狱。”
尽管伴随着“英语热”而来的是对西方世界的复杂心态,但英语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 一个标志性的声音就是响彻大江南北的李阳响亮的声音。
“千万不要辜负了国家!我最能干!我最能吃苦!我一定能成功!” 1998年张远导演拍摄的纪录片《疯狂英语》中,李阳带领同学们在晨跑中大声鼓励自己。 转眼间,他出现在了大庆市“钢铁侠”王进喜的雕像前,拍了拍身边请来的外教的肩膀,打趣道:“我们要利用廉价的外劳,对吧?外国人没什么特别的——希望他看不懂!
从狂热到焦虑
2008年新加坡导演林派克访华时,人们还对英语狂热不已,但心态似乎又发生了变化。 她甚至制作了一部名为 Crazy for 英语的纪录片。
2006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重新编辑《跟我学》,邀请杨澜、华克林担任主持人,却难以复制当年的辉煌。 新世纪以来,国家的崛起和互联网的普及同步改变了人们的心态和观念,不仅是教学形式——就连书名也落伍了。
几乎在新版《跟我来》发布后不久,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就发布了一份报告称,英语正在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约2.5亿中国人正在学习说话英语。 作者的错误。
该机构负责人指出,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1960年代世界上讲英语的人口总数,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由于中国增长的影响,它对国际英语影响现在已经超过了英语国家。”
据该机构当时的统计,英语贡献了自 1994 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量的 5% 至 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作为CNN和BBC的前主播和记者,林帕克经常往返于大陆和新加坡之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身边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这股风潮似乎在2008年达到了高潮。在老舍茶馆门口,服务员用京式英语迎接顾客。 在烤鸭店和秀水街,人们孜孜不倦地练习某种发音。 就像中国一样,因为奥运会,他们会疯狂地学习英语。”
“从学生到老人,中国人明显患上了英语狂热症。” 帕克说。
帕克用镜头记录了那些对英语有着极大热情的无关人士。 身为中医的老太太“玛丽”正在院子里朗读,学着用英语提问; 志愿者“Jason”抓住一切机会在街上找老外练习对话; 出租车司机孟师傅为奥运会着急。 被遮阳板上毛主席的徽章照亮,他一边努力转动方向盘,一边对着收音机读例句。 他们都渴望把中国的繁荣传递给前来的人。
对英语世界的好奇和交流后产生的挫败感随着国力的增长而消退。 李阳的声音已经很大了。 北京奥运会英语口语培训总教练还在各个讲台上跑来跑去,带着父母的慈悲让观众热泪盈眶,然后说教,“我不会说英语,因为我是外国人,但是不会说中文的可怜的外国人。”
出国越来越普遍。 据教育部2009年公布的数据,834万高中毕业生中,有近20万人因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 上海某中学骨干教师透露,全校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本科选择出国留学。
针对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的“英语热”,厦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曾评价,这些国家普遍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疯狂的学习民族。 受西方文化冲击后,他们渴望快速现代化,因此疯狂学习英语; 然而,接受西方文化后所经历的痛苦调整,也让这些国家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对失去自己的母语感到非常焦虑。
当相互比例发生变化时,这种从视野到心态的调整似乎不仅仅出现在中国。
2000年,《疯狂英语》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时座无虚席。 片尾,李洋一如既往的自信断言“下个世纪将是全世界都说中文的时代”,导演张元回忆道,引得全场爆笑。
北京奥运会后,影片在里斯本电影节开幕式上放映。 这一次,没有人笑,“大家默默起身,紧张地离开了。”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fudao/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