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一对一

一位私立大学校长的18年坚持


58岁的杨莉,从事民办教育工作18年。年轻时在国家重点科研团队从事科研工作,担任“银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银河三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后来,他在著名的东软集团担任高级经理。突然转身,成为一所私立大学的校长,是他从未想过的职业选择。

多年后,有人问他是否后悔过。杨力摇摇头,道:“这是我的选择,我培养了三万多名学生,这是其他职业做不到的。”走在街上,遇到毕业生,他亲切地称呼他为“杨校长”,这是他最欣慰的时刻。

广东民办教育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 12月11日,首届广东民办教育博览会暨第十九届广东教育装备展览会举行,表彰专家评选出的为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广东东软学院院长杨力博士当选。这不仅是对杨力深耕民办教育18年的认可,也是对他创办的广东东软学院的认可。

2002年,杨力在信息化浪潮中的佛山南海创办了这所民办大学。他带领学校从滩涂上的艰难起步一位私立大学校长的18年坚持,发展成为大湾区知名的IT专业院校,为佛山乃至华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IT复合型人才,探索了一条与传统的不同。广东的民办教育提供了一个值得分析的样本。

人物简介:

杨力,广东东软研究院创始人、现任院长,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士,东北大学博士后、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粤南优秀教育工作者”、“佛山市先进工作者”、“佛山市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

私立学校真的可以办吗?只有一栋教学楼,第一年在校学生1251人。

21世纪初,南海掀起了一股“信息化”建设热潮。地方大学的设立和IT人才的培养成为南海的重中之重。经过深思熟虑,南海选择与当时国内软件龙头企业东软集团合作狮山外教老师一对一,在狮山创办最早由企业投资的IT专业大学。这就是广东东软学院的前身。

2001年底,时任东软华南软件基地总经理的杨力受命创办该校。杨力只身从辽宁沉阳来到广东佛山。面对校舍建设、师资、生源等问题,杨力感到茫然。 “南海政府已承诺狮山外教老师一对一狮山外教老师一对一,政府出资建设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教学楼的投资将视为合作办学政府参股,而学生宿舍则由政府建设并出租给学校。” ,招收多少学生就租多少张床位,这在东软来说是相当零风险的办学。”杨力感慨地说,南海政府的勇气和务实让他们打消了顾虑。

2002年2月,学校在狮山破土动工。那时,除了池塘、鸭子和远处的公鸡声外,还有大片的滩涂和齐腰深的艾树。杨力在南海桂城经贸大厦一楼租了一间办公室。他一边招募士兵和马队,一边埋头草原,开始一砖一瓦地投资建设学校。

当时社会对私立大学和企业办大学的认可度很低。 “为了赚钱”、“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才能上学”等社会偏见,让刚进入民办教育领域的杨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招收学生,杨丽想到了“摆地摊”,创办了“校车”。 “当时广州流行‘观楼巴士’,受此启发,我们创办了‘观校巴士’,用广州的巴士载着家长来到学校,让他们参观正在建设的教学楼。” ,然后阅读学校规划图和报纸报道。”杨丽回忆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第一年顺利招收新生1251人,超出了当地政府的办学要求,实现了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奇迹。

私立学校的学生就比别人差吗?

牢记校长叮嘱,跨越三大洲学习

学校成立后,教学能跟得上吗?私立学校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差吗?广东东软大学2005级计算机专业学生谭志远用自己的“逆袭”故事给出了答案。

2003年,怀揣博士学位梦想的谭志远成为该校第二届学生。这所新学校的应用教学对他后来跨越三大洲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校提倡外教授课的英语口语,这为我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也让我体验到了西方教育与中国传统课堂的不同。”谭志远说:“学校第三学期有实习实践,这在当时的传统大学里是很少见的。”

这些教学方法凝聚了教师团队的经验和智慧。杨力回忆,学校创办时,学校特意邀请了刚从东北大学退休的副校长王志教授主持教学,帮助学校的教学迅速走上正轨。

狮山外教老师一对一_狮山狮城中学有没有招老师_外教老师挺入

很多年后,谭志远仍然记得杨丽的鼓励。 “校长表示全力支持我考研,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我额外提供了数学和英语辅导。”谭志远说,杨力真诚地告诉他:“好好学习,做研究,将来教书育人,回报社会。” ”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播在了谭志远的心里,生根发芽。

本科毕业后,谭志远顺利考入北京工业大学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随后前往澳大利亚和荷兰继续深造。完成学业后,谭志远成功被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计算机学院聘用,成为该校数字安全专业讲师和博士生导师。

“学生在我心中,我也在学生心中”。杨力坦言:“我正在学习当一名校长,就像我正在学习当一名父亲一样。”在学生中,杨力被称为“平民校长”。从对着装的看法到对约会的担忧,学生们都愿意告诉这位平易近人的校长。

民办大学如何突围?

把握IT特点,产学融合培养人才

谭志远追寻学术梦想的旅程在广东东软大学并不罕见,但“能力比学历更重要”是更多民办高校莘莘学子的奋斗目标,也是民办学校突破“学历”的关键。竞赛。早在建校之初,广东东软学院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学校。学校利用广东经济发达的条件和民办学校灵活、负担轻的特点,打造一所新型IT专业学校。 。

专业是广东东软学院脱颖而出的首要优势。广东东软学院继承了东北大学的血统和东软的创新基因。它的IT特色深深植根于它的基因中。就连教学楼也是以编程语言命名的。

同时,学校背靠东软集团的技术背景,这也是杨力被任命为学校创始校长的原因之一。以杨力为首的多名教师来自科研和行业最前沿。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反复讨论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等,并通过实践检验如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毕业生3万余名。 2013年以来每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毕业生就业情况仍位居全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 。

杨力透露,IT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巨大,很多企业都需要批量的IT人才。东软学院拥有数百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规模优势让企业愿意从东软招聘。每年都有很多企业不断招聘,这说明企业对东软学生的实力认可。

学生如何实现创业梦想?完善双创体系,助力“95后”学生创业

在杨力的带领下,学校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创新创业生态圈。 2003年,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帮助学生进行虚拟公司实践。 2015年,学校成立“创业18MALL”,当年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四年前,19岁的郑中深在参观时看到了​​“创业18MALL”,立即决定入学,成为2016级电子商务专业。入学之前狮山外教老师一对一,郑忠深曾做过很多生意,但都以失败告终。进入大学后,郑忠申先后加入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和佛山众创空间。

大一时的一次调研中,郑忠深敏锐地发现了困扰传统砂轮制造商的痛点,于是他带领团队用半年时间研发出了静平衡测量仪,并注册了国家专利,并创办了佛山市忠胜科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于2017年。公司。当年7月,公司实现净利润30万元。 “创业不是有一个想法就开始的,它需要大量的准备,没有系统的培训,很难成功。”正是在学校创业生态圈的培育下,郑忠深一步步学会了如何制定创业计划、参与双创活动。 ,参加创业大赛,实现创业梦想。

这样的创业故事永远不会在这所学校停止。 “IT特色+创新创业”的双重优势,让学校成长为大湾区知名的IT专业院校。如今,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和平均工资均位居全省民办本科院校前列。

“民办教育的春天已经到来。”杨力观察到,近年来,社会对民办教育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民办教育将更加注重内涵和品牌提升。这也是广东东软学院不断前进的原因。方向。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ydy/212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