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外教一对一 光明网:侯稷故里谱写我国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
光明网2014年11月27日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忠教授主持的《农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标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迈向新征程。
多年来,地处农耕始祖后稷故里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顺应现代农业人才需求,主动服务国家需要,不断进行系统深入的体制机制改革,在农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逐步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农林模式”,为我国农林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
使命:把人才培养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
回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0年的办学历程,无论在哪个阶段,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的使命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八十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治国理政、解民生、崇尚科学”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服务,培养了十六万名人才。进入21世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已由复合型人才转向创新型人才。承载着解决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使命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担负起培养未来国家农业现代化所需的顶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始终践行分类培养卓越农业人才的新理念。
1999年两校合并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之初,学校以服务农业产业发展为目标,在农学、园艺、动物科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培养引入生产现场,在全国率先开设葡萄与葡萄酒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专业,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002年,学校开设了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探索构建生物科学与农林学科交叉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大力加强生物科学基础教育,纵向探索生物大基础学科与农林学科的对接、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横向探索生物大基础学科与农林学科的融合与交流,建立了生物科学与传统农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协作模式,为培养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奠定了学科基础。
2004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突破传统体制机制,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新体系成为富有挑战性的目标。2006年,学校全面启动本科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2008年,学校按照“汇聚优秀生源、整合优质资源、抓模式改革、培养拔尖人才”的思路,在全国农林高校中率先成立创新实验学院,实施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践。新体制打破了长期以来农科教育的壁垒,整合了学校传统农业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吸引优质生源向农林学科集聚,成为我国农林高校培养农林拔尖创新人才的先行者。
2010年,学校承担了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构建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该项目为推进平台,在全校参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践行为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在人才培养中不断实践和提升农林拔尖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
2013年5月,学校在创新实验学院基础上成立了友仁学院,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学院管理体制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了以培养农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自愿集聚优质生源为主体、以贯穿式、个性化培养机制为平台、以学院管理体制为平台的完整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现代农业创新人才不仅要掌握生命科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还必须具备跨学科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适应现代农业创新人才的要求,需要突破原有人才培养的专业界限和限制葡萄外教一对一,按照未来农业科学家培养需求,重新定位教学内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探讨农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大胆改革,按照“厚基础、强能力、善思维、国际化”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建校两年来,学校突出生物科学核心课程融合,强化信息科学素养;开设研究型课程、交叉学科课程,自主开设人文与自然融合的通识课程;建立从创新性实验项目到产学研基地、农业实验站等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学科相近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引入国际化课程。
在学科交叉方面,学院以生态系统认知为核心,整合植物学、气象学、动物学、土壤学、生态学等五门课程,在秦岭火地塘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开展生物学综合实习;围绕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培养三条主线,丰富课程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为打造具有农林特色的通识教育,学校结合实际,设立了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观、自然环境与社会四个通识课程模块,设计了20余门通识课程供学生选修;自主建设了中国农业文明史、自然环境与生态文明等一批通识课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其开展的“秦岭与生态文明”暑期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与海外高校学生交流活动的品牌课程。
在国际课程引进方面,学校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实施“卓越计划”,邀请瓦赫宁根大学教师来校为本科生授课。学校先后引进美国瓦赫宁根大学、新墨西哥州立大学五批共9名外教全程授课7门课程,通过来校上课和国外大学课程学习,实现4门课程在校内转化。
为了让高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实行了课程教学协议制度,即高级教师协议、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方式协议、教学评价与制度协议、教学激励协议等。协议制度创造了良好、宽松的教学改革政策环境,把教师教学改革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联系起来。
协议制实施以来,已成功推进130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更新了生物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等10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制作了20门课程的新教材。
创新:“2+X”模式实现个性化培训
在保障高端人才来源方面,学院实行“择优录取”和“自主”选拔生源,部分学生通过高考提前录取;部分学生入学后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学习期望等自愿申请入学,通过选拔录取。
在整个学业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权利自主作出选择,包括培养层次的选择,即免试进入研究生通道或者综合本科通道;也包括教学资源配置的选择,即选择课程、导师、专业、培养方案等。
学生选好了,怎么培养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独特的“2+X”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什么是“2+X”模式?
所谓“2+X”模式,就是学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学科专业大类实施通识教育,夯实学科质量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二年级末实施专业分流,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和专业,分类优化培养。三年级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完成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末通过学业考核后,部分学生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完成本硕连读(2+1+2)和本硕博连读(2+1+5)的拔尖培养;部分学生选择复合通道(2+1+1)完成本科学习。
该模式的最大亮点是本科生在专业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阶段,可以与导师共同研究、商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学生在确保学好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跨学科课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为期一年的科研训练。对于学术型本硕连读项目培养的学生,研究生课程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前移和一体化设计,实现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
按照2+X培养要求,学院构建了“两阶段、三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学科课程涵盖数学基础、公共基础、人文通识、素质拓展、创新能力拓展等内容,专业拓展阶段则根据学科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开设模块化课程群,这种菜单式的课程配置方式,有效加强了学生学科基础与人文的交叉,也建立了学生自愿参与基础上的个性化专业选择。
从大一开始,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学业导师,包括文化素质导师、学生事务导师、学业指导导师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业规划、学科兴趣和品德教育。
从大二年底开始实行学业导师制,重点指导学生科研训练,完成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方案到毕业论文的指导,实现学生科研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学业导师与学业导师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全方位指导学生品格养成、科研素质、实践能力培养。
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与导师的关系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约定,使导师与学生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导师对优质学生的期望,也决定了导师的指导不仅包括学业指导、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指导,还包括对学生职业和品德的指导。
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三农”情怀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了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四年连续,成为农学生培养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学校建成了校内科研平台、教学实习基地、杨凌示范区产业平台、校内实验示范站为一体的实践平台。校内,学校投资2.7亿元,建设植物生产园、工程实训中心、动物医院、畜禽养殖场等校内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做真题”、拿项目做实验;依托实验示范站,搭建“教学+推广”的农业科技服务平台,让学生走进推广站、基地、专家大院,结合生产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杨凌示范区建立了陕西饲料厂、杨凌本香集团等31个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参与科研成果转化、深入农业第一线;在全国16个省(市)建立了22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有序开展。
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校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施了融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课程的生物学综合实习、动物生产综合实习、生物技术综合实习等综合教学实习,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校全面推行工程训练实习,全体本科生参加工程训练实习。其中,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文科专业安排1周工程训练实习,工科专业安排2周工程训练实习,机械专业安排4周工程训练实习,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实践体系,以3学分的思想政治实践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如学校2012年开展“田园使者”活动,每年选拔1000余名优秀本科生到杨凌农业示范区担任“田园使者”、杨凌周边地区农技人员助理,深入现代农业生产田间,开展农业生产、营销等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广阔的农村世界接受“三农”教育,培养“三农”情怀。
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实习队一名队员在日记中写道:“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生,我立志于农业现代化,如果不走在田野里、不走在试验台前、不看一眼乡村,就体会不到学农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暑期实习坚定了我们服务‘三农’的信念。”
特色:导师制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学校针对农业科研实践能力要求高、研究周期长的特点,根据学生科研能力发展的需要,创新构建了从独立实验到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再到导师指导下的科研训练的递进式、全程式科研训练方案。
此项创新形成了一年级学生自主进入实验室、二年级学生自主选择导师、申请并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三、四年级学生自主撰写科研训练的全程科研训练体系,实现了学术导师对学生科研训练进行一对一全方位指导的目的,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方案、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
为保证导师指导的实效性,学校对创新班导师指导学生的条件和人数作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导师指导科研训练的内容和要求,每学期科研训练累计时间不少于两周葡萄外教一对一,经考核合格后计入2学分。导师指导力度按照学校相关教学工作量认定。导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投入和培养质量也是导师招生的重要参考。这些措施的落实,把导师对创新班生源的期待和指导学生认真开展科研训练有效结合起来,确保了科研训练质量。
将学生充分的科研训练纳入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以特色课程为支撑。如吸收引进瓦赫宁根大学的基本科研方法、科研写作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考核与课程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学生能否通过训练的基本要求。同时,考核优秀的学生进入硕博、博士、直博培养通道时可享受优秀博士生源奖学金。
为支持学生本科期间进行基础科研训练,学校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以项目形式保障学生科研训练的实施。自2008年以来,共资助实验项目216个,其中优秀项目20个获得资助。学校还通过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校内科研平台,带领学生参与农业前沿科研项目,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和学习内容;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方案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和农业生产第一线,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通过立体化的科研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大提升。通过对导师的问卷调查,94%的导师对学生培养总体质量比较满意,其中76.7%的导师认为学生培养质量很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振生这样评价学生:“他们实验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有探索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康振生介绍,学生们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以2012届毕业生为例,321名学生中72.8%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169人考取校内硕士、博士研究生,20人将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名学生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3年底葡萄外教一对一,创新学院本科生共发表论文122篇,其中被SCI、EI收录57篇,SCI影响因子在3.0以上15篇,最高影响因子达9.6,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94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校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52项,省级奖励10项,校级奖励32项。
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和技术奖项等方面,创新学院本科生的学术成果占全校的60%,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科研潜力和优异的表现成为共同特点。今年10月,在导师裴志超教授的指导下,2008级学生常银成和2010级学生杨奎在药物/siRNA双载系统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影响因子为11.336,是第一篇在学校实验室完成并被该杂志接受发表的研究论文。
示范:迈向卓越农林人才分类培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在聚集优质生源、实施因材施教、构建农业院校专业教育、个性化培养、教育管理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探索了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线、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先导的育人模式,实现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葡萄外教一对一 光明网:侯稷故里谱写我国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新篇章,为进一步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提供了样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创新实验学院实验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10年起,学校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成功经验。以教师、课程为单位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教学组织体系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应用,催生了一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的新课程、新教材;以科学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四大模块开发构建的通识课程在45个本科专业应用,大学学习的科学方法等12门通识课程成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科研方法与科研写作、国外大学数学欣赏等课程被引入学校本科课程体系。
机电学院自2011届学生起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专业实行分类培养,学校成立了7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90名学生进行科研思维、思维活跃度等方面的面试,选拔出28名学生进行科研培养,成为农业工程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其余学生则培养为具有优秀实践能力的农业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实施分类培养,学校在导师指导、课程设置、科研训练等方面都做了系统规划。目前,首批优秀创新人才28名学生中,已有11名学生确定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85工程”高校继续深造,其余学生正在积极备战考研。
2013年,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葡萄外教一对一,明确将卓越农科人才分类培养理念纳入全校专业教育;建设优仁书院,以书院管理体制为平台,持续深化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今年9月校庆期间,友仁书院正式开学。目前,友仁书院共有农、工、理科学生2000余人,分布在创新实验学院、食品学院、酿酒学院。书院以德育为先,倡导“立德树人”,引导教师走进学生社团,设置国学讲坛、西学辩论、名师讲坛、创新论坛、学科报告、基地教学等教育活动单元,成立知行书院、学科兴趣小组等学生团体,从多层次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空间。
西北A&F大学在培养顶级农业人才方面的成就已被教育当局和姊妹学院广泛认可。 。人们要求相关材料。相关的管理改革和人才培训模型的结果,例如教学协议系统,已被六所大学(例如惠宗科学技术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北理工大学)作为参考。
改革是无穷无尽的,在十多年后,西北A&F大学在持续的改革和人才培训中,在国际学校运作的哲学,现代农业中逐渐探索和创新,并逐渐通过机构的教学来培养教育资源,并逐步建立了分类培训的概念。 “ 2+X”培训模型,课程系统和相应的人才培训系统,并成为我国农业和林业大学中最高创新才能的旗帜。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peixun/1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