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居家一对一 加拿大媒体:一位中国“洋女婿”的疫情日记
卢文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卢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不少在华外国人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近日,一位加拿大人写了一系列名为《疫情期间的中国》的日记,用文字记录了他所居住的城市短短几天内的民生变化。
据加拿大CTV新闻网3日报道,40岁的凯伍德和妻子小琳(音译)定居中国重庆,在当地一所学校工作。据他的日记记载,当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首次出现时,重庆市民还满怀喜悦地期盼着新年的到来。街上,这个习惯戴口罩的“外国人”,在人群中就是个“外星人”。他解释说,在中国,人们通常只在生病时才戴口罩。
1月22日,随着北京、深圳等地出现病例外教居家一对一外教居家一对一 加拿大媒体:一位中国“洋女婿”的疫情日记,他发现室外、地铁内戴口罩的人数明显增多,商场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人们开始警惕“不卫生”的个人行为:例如,一名没有戴口罩的小男孩在街上打喷嚏,附近的行人纷纷停下来走动。那天全家聚餐后,他想给儿子和女朋友买一些N95口罩,却发现大部分商店都卖完了。
1月23日是武汉宣布“封城”的日子。据报道,重庆市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9例。对于一个人口超过 3200 万的大城市来说,这听起来并不算多。那天,伍德已经开始“纠结”要不要出去。此时,街上几乎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和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伍兹一家在临近除夕的时候也遇到了“年夜饭困境”:妻子的姐姐认为,大家庭聚在一起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但固执的老母亲坚称疫情“没问题”。最终,小辈们无奈妥协,第二天(除夕)就“全副武装”出门了。这一次,伍兹一家叫了出租车,再也不敢乘坐地铁了。
伍德在日记中将大年初一(1月25日)视为自己防疫工作的“分水岭”——自我隔离、居家消毒。那天,他11岁的宠物狗不小心在家中排便,这让他感到不安。伍德的妻子透露,一些主人因为害怕感染而开始抛弃他们的宠物。他决定一段时间不再出去散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当天,婆婆再次要求夫妻俩去看望,但夫妻俩以外出风险太大为由拒绝了。自25日起,一家人外出时就穿着全套“户外防护服”——包括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伍德的朋友还专门成立了“在华加拿大人”微信聊天群,抱怨加拿大使领馆与海外华人之间“沟通不畅”。学校还向外教发出信息,建议已出境的外籍教师暂时不要回国,在国内的外籍教师请留在家中。 “有太多未知的变量让人们发疯,”他写道。
由于家里的物资告罄外教居家一对一,伍兹决定1月27日去购物。与一年前的热闹景象相比,当天的街道上冷冷清清。几个路人故意拉开距离,行色匆匆。回家后外教居家一对一,夫妻俩需要在门口进行繁琐的“全面消毒”流程:先脱掉外套、手套、帽子、护目镜,然后洗手一分钟;然后摘下口罩,用酒精喷洒正面和背面;最后再次洗手、洗澡。伍德并没有因为必须长时间呆在家里而感到“沮丧”,而是觉得写作、与朋友聊天和锻炼之间的日子过得很快。 27日晚,伍兹开始密切关注各国媒体有关疫情的信息,并学习在“封闭”环境中生活的指示。
像伍德这样因各种原因留在中国的外国人还有很多。武汉“封城”时,英国广播公司等外媒采访了许多在城的外国人。武汉理工大学印度学生比夫霍吉特表示,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确实感到紧张和害怕。但她强调,学校照顾好学生,每天定期测量每个学生的体温,并免费发放口罩。她还敦促学生每小时洗手外教居家一对一,尽量不要吃外卖。此外,学校还拥有医院和自己的救护车。华中师范大学菲律宾籍博士生简·罗伯特表示,学校建议学生尽量不要离开宿舍,并为学生提供生活必需品,让人感到安全。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fudao/2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