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村小学的“自救”:把孩子从手机里“救出来”
云南宣威,由五所乡村小学合并而成的静外明德小学坐落在山谷之中,学生来自不同村落,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几年前,一场由学校发起、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的“自救”行动拉开帷幕,为的是“救回”那些逐渐沉迷于玩游戏、看视频的孩子们。
如今,随着课程的丰富、体育活动的开展、家校沟通的加强,孩子们的注意力从手机屏幕转移到课程、阅读、体育、劳动上。近日,经外明德小学校长雷英飞向记者讲述了这个过程。
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孩子们经常使用互联网玩游戏
新京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活跃在网络世界甚至沉迷其中,据你观察,在农村学生中是否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雷英飞:这个现象这几年特别突出,其实很多学生都有手机,一般都是父母丢弃的旧手机。村里也有可以免费上网的地方,比如一些商店或者小卖部有Wi-Fi,有些学生经常在这些商店的墙下玩手机。
新京报:学生在校时玩手机吗?
雷英飞:我们学校大部分孩子都住校,教室里有免费电话,学生可以联系家长。只有少数高年级学生带手机来学校,但学校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但在校外,我们无法像在校内那样对他们进行监管。
新京报:据您了解,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雷英飞:上网聊天、看短视频、打游戏。我们学校注重体育锻炼,有篮球队,暑假会出去打游戏。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就谎称家里有事,后来才知道,其实是和朋友约好一起用Wi-Fi打游戏。
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重视。一方面,无节制地使用手机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影响脊柱发育、视力等。另一方面,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到的信息很大一部分是视频内容,长时间观看短视频会影响对文本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尤其是课本中比较长的文字信息英语课外阅读,也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变差,进而影响学业和思维能力。
新京报: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雷英飞:农村学校学生的家长大多在外打工,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往往由祖父母抚养,监督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存在困难。
让课堂更加实用,布置阅读、练习和劳动任务
新京报:学校为了“夺回”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做了哪些努力?
雷英飞:我们加强了主题班会的教育引导,比如举办网络游戏主题班会,向学生明确传达游戏的利与弊,特别是沉迷游戏可能带来的身心健康损害。同时英语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生活,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周末、节假日,都让学生多做课外阅读、做家务、做体育锻炼。平时体育课、劳动课比较实践性强,周末、节假日安排体育训练、做家务、做农活。通过读书指导、笔记摘录等形式,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
学校拥有数万册图书英语课外阅读,拥有数百亩校园农场,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全校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参加团队活动,篮球、足球都可以带回家使用。对于团队成员,我们加强考核和激励,学生在训练、比赛时的外出情况都会以表格形式记录,周末、节假日完成相应的体育锻炼后也会得到奖励。
家校沟通也很重要,通过家长群、日常聊天、面谈、家访等方式,提醒家长尽量不要把老旧手机交给学生,鼓励家长监督学生使用手机,每个假期,也让学生跨班级、跨年级互相监督、互相提醒。
此外,学校还加强了身体监测,特别是视力,对出现轻度近视或其他变化的孩子会及时与家长联系提醒。
新京报:这些举措有效吗?
雷英飞:效果很好,现在学生沉迷手机的情况很少,更多的孩子喜欢看书、运动。
乡村教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新京报:对于留守儿童,家校沟通时英语课外阅读,被沟通的人是在外打工的父母还是实际监护人?
雷英飞:学生的饮食住宿谁负责,我们都会联系谁。大部分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照顾的,老师也会提醒他们,如果在家不能照顾孩子,要联系老师一所乡村小学的“自救”:把孩子从手机里“救出来”,让老师来教育孩子。
新京报:在戒毒行动中,家长和学校的配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雷英飞:家校合作的难点在于学生家长基本都不在身边,能见面交流的只有爷爷奶奶。与爷爷奶奶的沟通并不顺畅。老师向他们汇报个别孩子的问题时,总是让老师“随意打”,孩子也不听。如果个别孩子的问题比较严重,我们会直接电话联系孩子家长,进行教育协调。
新京报: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是否更大了?
雷英飞:我觉得很大,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乡村教师承担了一部分监护人的工作,生活中是父母,学习上是老师,生活中是朋友,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
新京报: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学?
雷英飞:有个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是由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抚养长大的,一直由爷爷照顾。五年级的时候,他偷偷带着手机到学校玩,甚至晚上带着五六个孩子到足球队办公室打游戏到天亮。英语老师发现他上课睡觉,我们调了监控才知道。
班主任联系了他的爷爷,但是老人卧床不起,没法来学校,于是就联系了他的父亲,让他带他回家教育,回到学校后班主任也对他进行了教育。孩子因为没看到班主任教育其他同学,心理不平衡,又在学校闹事。
因此,除了要求家长多对孩子进行教育和陪伴外,我们还要求班主任和培养他的足球教练多鼓励、引导,告诉他爷爷把他养大不容易,现在又卧床不起,以后要好好学习,好好照顾爷爷。在长期深入的引导下,孩子改正了行为,现在已经顺利进入初中。
新京报:数字素养已逐渐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学校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同时又不让学生沉迷于数字世界?
雷英飞:农村家庭电脑普及率比较低,可以说很少有家庭拥有电脑,所以我们学校专门开设了信息化课,从三年级开始,每周都有一节课,老师会教学生如何使用电脑,包括打字、画图、资料查找、办公软件使用等。在日常教学中,也会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来辅助教学。教学设备更新时,也会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课堂的数字化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其实我们并不担心学生不会用手机,因为现在的孩子学习能力强,手机更新换代快,家长两三年就换一次旧手机,把旧手机给孩子,孩子很快就能掌握使用方法,不会跟不上时代。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健康使用手机。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编辑:白爽 校对:李丽君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fudao/1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