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语一对一辅导

中国旅游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核心是学科建设,带动科学研究中国旅游报: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进而推动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建设。 然而,旅游学科却不是这样,而是逆序发展。 社会服务(产业需求)促进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又带动学科建设,形成产业需求和科研带动学科建设的逆向发展路径。

□张凌云

1978年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结束了十年的动乱,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一般认为,1978年被视为近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元年,因为当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并做出了战略决策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但事实上,同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长西维尔前后,曾与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更名为中国国家旅游局)进行了座谈。 1982 年 8 月后的旅游局)和中国民用航空局。 谈话中,领导说:(民航、旅游)要用经济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利润一定要抓。 利润不“帅”去北京旅游英语,也“一般”。 此外,陈云同志1978年12月10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东北小组的讲话中提出,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旅游业是行政管理,不是企业管理。 旅游收入比外贸出口收入来得更快、更多。 此前,发展旅游业(入境旅游)的重点主要是政治宣传,并未将其作为一项经济事业来发展。 正是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的讲话,成为我国现代旅游业转型的命令。 为了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外汇短缺的问题,我们开始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但当时旅游业还是新生事物,人才匮乏。 旅游教育也是从无到有,尤其是旅游不是一门学科(或知识),社会和学术界内部存在很大争议。 旅游是否是一门学科,关系到你能否拿到身份证在大学立足。 旅游学成为一门学科并进入高等院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1979年,南开大学历史系著名近代史专家魏红云到北京看望老同学奚海潮。 当时,他建议母校南开大学设立旅游专业,以解国家燃眉之急。 魏红云对此很感兴趣,因为旅游与文化、历史息息相关。 返校后,魏红云向著名经济学家滕伟藻进行了汇报,并申请了新专业。 南开要设立旅游专业的消息一出,引起了校内外关心南开发展的人士的不少批评。 有人想:“旅游不就是一面小旗子,带游客游山玩水吗!” “这种A级导游是中专专业,只需要学习一两年就可以了。” 有人建议“办个短期培训班就行了”,认为“旅游不是知识”,“更不是学科”,南开作为国立重点大学,“办旅游是为了降低地位”。这些讨论有的是官场老校友,有的是经济学家,甚至北京的一位知名学者专门就此事给滕校长写信,反对设立旅游系。滕主席本着倾听、理解的民主作风,还听取了旅游部门的意见去北京旅游英语,他们认为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部门,旅游业有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旅游企业需要管理人才,旅游景点需要策划管理人员和导游,需要多种外语和文化历史知识,旅游应该是一门学科。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这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翻译出版了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名著《通往奴役之路》的国内跨国公司权威,以其敏锐的前瞻性、战略眼光和使命感,他力排众议,与娄平副校长共同决定,在全国重点大学率先设立旅游专业。 如今,旅游专业不仅包括本科生,还包括硕士、博士生,这在当时是不可想象的。 但当南开向教育部提出申请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时,却遇到了巨大的问题。 这是因为这两个专业并未列入当时教育部制定的专业目录中。 在教育体制改革尚未深入到专业目录改革之前,南开无权设立新专业。 更难的是,教育部相关司局领导也认为“旅游不是一门学科,高校没有必要开设这个专业”。 如果得不到教育部的批准,合作办学就只能半途而废。 值得庆幸的是,教育部综合教育司财经政法处处长王泽农是一位有识之士,热心支持新生事物。 他是教育部的一位老人。 他和一些部门领导在“文革”前是同事,与部领导密切合作。 他也能很好地说话。 经过与相关司局领导沟通讨论后,最终签字同意。 经院系领导批准,1981年3月,正式宣布南开增设旅游专业,学制四年,自1981年开始招生。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酝酿,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旅游专业,旅游总局教育司司长陈树新来到南开与李万华、王教授座谈大真和李国基在老校友席海潮的推荐下,终于在1981年6月17日,签署了南开历史上第一份合作办学协议。 旅游总局在南开投资440万元。 南开每年计划招生100名学生,开设旅游外语和旅游经济学两个本科专业(1998年以后,因旅游专业在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由经济类调整为管理类)教育方面,旅游经济学专业也更名为旅游管理专业(下同),全国各省招生,首批学员中就有现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泰国办事处主任张新红。

此次协议,是南开大学首次与教育部以外的中央部门合作办学,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的首例。 1981年9月,新生开始上课。 专业成立后的前两年,专业设在历史系。 1982年4月,成立旅游系(全国高校最早设立的旅游系),何自强教授任首任旅游系主任,系划归旅游学院领导经济学。 1983年,南开经济学院鲍觉民教授及其弟子西南联大何自强教授招收了第一批旅游地理学硕士研究生。 我有幸成为首批三弟子之一,从此走上了旅游学术研究的道路。 沈葆家先生、林南植先生在南开旅游学科和旅游系的组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期骨干中青年教师有:李维书、沉欢、马振岭、吴庆新、吴世民、郭慧媛、沉瑛、杜江、向平、魏荣臣、李天元、蒋月琪、王凌云、徐宏、甘超友、张凌云等

除南开大学外,旅游总局还与其他几所院校合作创建旅游专业。 其中最早的是杭州大学,于1980年设立了全国第一个旅游经济学本科专业(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院长顾惠民教授是该校的第一届学生),并开始1984年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 1987年,旅游经济专业扩编为旅游系。 1993年,杭州大学旅游学院正式成立。 创始人陈刚教授是全国第一位旅游学“海归”博士。 曾就读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现属塞尔维亚)。 陈刚教授与陆建中、付文伟、邹一民、周津津等当时的中青年骨干共同创办了杭州大学旅游学科。 1998年,杭州大学并入浙江大学,更名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西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也于1981年开始招生,旅游总局与西北大学商定投资120万元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原称旅游经济专业)。 在李德江书记等人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于1981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旅游管理本科生,同时任命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朱玉怀教授为旅游管理系主任主要的。 朱育怀教授带领冯宗苏、张辉、张晓明、罗力、胡扬舟等几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组成创始团队。 朱育怀教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1985年,国家旅游局又投资240万元,在西北大学设立旅游会计专业。 同年,成立旅游管理系。 朱育怀教授担任第一系主任,下设三个教研室。 冯宗苏曾任旅游管理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上世纪80年代末来京工作,曾任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国际旅游研究会会长)信托投资公司等),徐芳担任外语教研室主任,张晓明担任会计教研室主任。

除了与中央和地方高校合作共建旅游专业外,国家旅游局还一度拥有自己的直属本科院校。 1983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将教育部所属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划归国家旅游局管辖。 成为国家旅游局唯一直属本科院校,划归国家旅游局管辖。 上任后,第一任校长由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兼任。 学校开始转型,着力旅游学科建设,提出了以外语为基础、以旅游为特色的发展战略。 全国涌现了庄玉海(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留学)、吴正平、李良宇(留学德国)、罗杰珍(留学法国)等一批早期研究旅游的学者。以及王立刚(后调任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宝玉、孙仲明、姜桂良、庞桂泉、严长城等,以及青年学者王克平、张辉(从西北大学调来)、邹同举、顾慧敏、尹敏、张吉林(现任国家旅游局计划财务处处长)等,为学校旅游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期间,学校大门上挂着两块牌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中国旅游学院”,因此被誉为旅游界的“黄埔军校”。 2000年,随着学校体制改革,北京外国语大学由国家旅游局划归北京市教委管辖。 现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博士任校长,现任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任院长助理兼科研部主任。

上述四所院校因在旅游本科专业开设方面得到国家旅游总局的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长期以来被全国旅游教育界称为“老四家”。 “老四”之后,在廖承志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的华侨大学于1983年开始筹建旅游系,周教授大仁担任导演。 1984年开始招收导游、旅游管理两个方向专科生,198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4年,旅游系升格为旅游学院。 1986年9月25日,国家旅游局与中山大学签订协议,开办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并提供教学设备、教材经费; 学制为4年。 1987年招生20名。 1988年以来,每年招生40名学生,全国统一招生、分布。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随后发展为酒店管理系,设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专业带头人是赴美国康奈尔大学上海旅游学院攻读酒店管理博士学位的王春本教授(又名王春晓)。 2004年4月,包继刚教授领衔的旅游学院成立。

去北京旅游英语短文_去北京旅游英语_英语旅游北京去哪里好

在专科层面,全国第一所培养高级旅游专业人才的院校是上海旅游职业学院,成立于1979年9月,隶属于上海市外事办公室。 其首任校长是时任上海市外办主任的齐伟力。 同时。 1980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旅游专科学校”。 1984年4月,划归上海市旅游局和高等教育局双重领导(校长由时任上海市旅游局局长严廷昌兼任)。 1986年划归国家旅游局领导。 1991年2月,更名为“上海旅游学院”。 2000年划归上海市教委领导。 2003年划归上海师范大学管理。 早期骨干中青年教师有:周志炯、王春本、魏文树、涂汝吉、何建民、刘纯、梁宝儿等。

此外,1979年,旅游总局还与大连外国语大学合作,在学院设立了日语导游翻译专业。 1980年,面向全国招生,统一分配。 学制4年(本科)。 1986年初,国家旅游局委托西安外国语大学(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学院旅游系内开设英语日翻译导游专科班( 1985年成立),期限2年(后改为3年)。 年),全国招生,统一分配。 同年,国家旅游局委托长春外国语学院(成立于1984年,后并入长春大学)开办日语翻译导游专业,学制2年,面向全国招生。

总之,自1980年起,国家旅游局投入2654万元与杭州大学、南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长春等7所院校联合创办2019级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 旅游系或翻译导游专业。

除了上述与国家旅游局合作的院校外,国内最早的旅游本科院校是成立于1978年10月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分校。1979年9月,举办了北京旅游项目在分支的基础上。 学院直属北京市旅游局和旅游局(先后更名为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首任院长为时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悦然。 廖承志先生为校名题写了“北京旅游学院”。 国内资深旅游学者王洪斌、李明德先生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调入分院后转行从事旅游教学和研究工作。 当时,北京旅游学院聚集了一批国内旅游研究的早期先驱。 除上述两位学者外,还有张謇、刘振礼、杨乃吉、蔡万坤、张汝昌、刘德干、邢道龙、孙本爱、宁泽群、赵晓燕等中青年学者。 北京旅游学院历任领导中,朱宝辰教授后来担任中国国家旅行社副总经理、国家旅游局综合业务司司长; 吴同辉教授曾任北京市旅游局局长; 孙维嘉教授曾任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职务。 王友成教授是中佛罗里达大学罗森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赴美前还曾担任北京旅游学院外事办公室主任。 1985年4月,经国家教委(现更名为教育部)批准,正式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管部门随后改为北京市教委。 国内最早设立的旅游学院一度被边缘化。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旅游学科发展,加大对旅游学院的投入和人才引进。 近两年引进应届博士生、留学归国博士生、高层次人才20余名,专任教师150余名。 教学实验室数量和教学环境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此外,还有几个最早从事旅游研究和教学的个人和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现更名为地理与资源研究所)郭来熙研究员、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 一些专家、学者。

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正式成立旅游地理学学科组去北京旅游英语,郭来喜任组长,杨冠雄、宋立夫等成员。 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旅游研究机构。 郭来熙研究员被誉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奠基人。 旅游地理学科组成立时的主要工作是考察长城及其沿线旅游资源和桂林旅游风景区,研究旅游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开发利用旅游地理学。保护我国旅游资源去北京旅游英语,发展中国特色旅游业。 对道路等课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为北京旅游学院(筹)开设《中国旅游地理》基础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旅游干部培训班讲授《旅游地理专题讲座》大学。 1982年,旅游地理学学科组将近三年的研究成果编入《旅游地理学文集》。 该文集虽然是内部出版,但在当时的旅游地理学学术界颇有影响。 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主编的文集《旅游资源开发与鉴赏》也在内部出版,也很有影响。 论文作者均为相关领域著名学者,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吴传军、郭来熙、杨冠雄等; 北京大学陈传康、谢宁高; 清华大学何崇义、曾昭芬; 孟昭杰,北京林业大学(现北京林业大学); 大学的吴友仁、苏世军; 陈从周,同济大学; 周福铎,杭州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 北京旅游学院(现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刘振利等

早在20世纪70年代,陈传康教授就在本科自然地理学教学中引入了旅游地理学专题。 1980年在全国普通高校自然地理综合教师研修班讲授《建筑景观》、《旅游地理学》专题。 同年出版《自然风光构图与风景》、《建筑与风景》、《园林建筑景观》等。文章称,陈传康教授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经济研究所外贸旅游室乔玉霞、张光瑞、韦晓安等人是早期从事旅游经济研究的学者。 1988年底,韦小安调到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政治研究室,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中国旅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尚清主持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等极具前瞻性的论点。 这一成果为国家旅游局一系列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上海社科院院系经济研究所黄慧石研究员领导的团队(成员包括沈杰飞、吴志红、王大午、范家驹等)是国内最早从事旅游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团队。中国。 他与王大午主编的《旅游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社,1985),是我国第一部旅游经济学教材。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个国家研究机构虽然不是教学单位,但负责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 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郭来熙、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的张光瑞是指导旅游学科最多博士生的导师。 虽然旅游学科在教育部系统中不被承认,但国家最高科研和学术机构对其高度重视。 特别是旅游行业管理部门需求较大,主动委托一些大学或与大学合作设立旅游学科和旅游系。 高等学校的三大任务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核心是学科建设,带动科学研究,进而推动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建设。 然而,旅游纪律却不是这样。 它以相反的顺序发展。 社会服务(行业需求)促进科学研究进而带动学科建设。 形成了以行业需求和科研倒逼学科建设的逆向发展路径。 在旅游学科建设中,旅游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比教育部门更加积极主动。 这也是“老四”院校长期以来在全国旅游院校中享有较高地位的原因。 旅游学科实践性强的具体体现。 现在回想起来,南开大学滕伟藻校长当初做出设立旅游系的决定,确实是有远见、有前瞻性的。

总之,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家旅游局和众多相关学科学术前辈的共同努力下,旅游学科终于诞生了。 从此,旅游教育在本科院校站稳了脚跟。 最早从事旅游教育的教师都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 为了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他们半路出家,拓展疆土。 他们“教而学”、“学而教”。 第一代老师和第一代学生互相教导、互相学习。 它成长为当时旅游教育界一道独特的风景,杜江博士称之为“盘一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旅游学科在全国各大高校蓬勃发展,为今天的旅游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本文由佚名发布,不代表阿卡索英语培训 - 英语一对一线上外教培训!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fudao/1089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